首页 > 财经频道 > 商业快报  
上市公司禁购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教育板块仍有投资机会
2018-11-19 20:20:42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编者按:11月15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消息一出,在美上市的中概教育股红黄蓝率先收到冲击,开盘后红黄蓝教育大跌35%,随后两次触发熔断,收盘暴跌52.97%。而计划赴美、赴港IPO的幼教企业,如上海金太阳教育集团、上海新纪元教育、尚德启智则前途难料。

  数据显示,目前沪深两市中的“学前教育概念股”有21家。11月16日开盘,威创股份跌停,三垒股份、和晶科技、秀强股份、邦宝益智、昂立教育跌幅超过3%。

  国盛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地方政策落实进度不确定、上市公司并购路径受阻、盈利能力不达预期,将是未来幼教企业的主要风险。中信证券则认为,从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来看,目前已经实现资本化的幼教集团或持有相关资产的上市公司,大概率不存在退市或剥离相关资产的风险,但未来将幼教资产实现上市的机会也比较渺茫。

  中泰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点评称,依旧看好A股教育板块的投资机会,由于普惠园的政策导向或将影响幼教领域的商业模式,目前A股教育板块除幼教外其他公司以教培类资产为主,政策风险相对较小。

  并购及IPO的幼教企业将受影响

  近年来,以红黄蓝为标杆,大量幼教资产奔赴港股、美股上市,大多以并购的形式成功上市,但也有部分企业效仿红黄蓝独立进行IPO。粗略统计显示,从2017年到目前为止,A股、美股、港股已经有超过20项的幼教资产证券化案例,包括独立上市和并购项目,其中有的还在进行,有的已经失败,并购项目涉及金额数十亿元。

  如今,正在进行IPO和并购的幼教企业前途难卜。今年8月期间,上海金太阳教育集团、上海新纪元教育、尚德启智这三家教育集团纷纷披露了去美股、港股进行IPO的计划,他们或是举行签约仪式,或是已经递交招股说明书,或是对外表示IPO进程已经加速。

  而A股方面,勤上股份2016年与柳州市小红帽教育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股东签署协议,拟收购小红帽教育股权以及其实际控制或所有的幼儿园股权(包括但不限于对约75家直营幼儿园)出资、管理和运营权益。而今年的三季报显示,勤上股份已按协议约定支付了意向金。截至目前,双方签署该框架协议至今尚无进展。

  2017年以来,电光科技以9000万元自有资金并购幼教标的义乌市启育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进而受让义乌欧景国际幼儿园 100%的权益,其在上海地区还投资了多家民办婴儿园,主打中高端服务。

  对于已经上市的幼儿园品牌,一位投资人表示指导意见的落地效果有待观察,但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比例要求和收费限制,对上市公司正在经营的幼儿园可能产生影响。

  统计发现,A股中只有极少数企业直接经营幼儿园业务,比如秀强股份半年报显示其直接运营管理的早教中心及幼儿园近100所,在园幼儿近1.5万名。

  规模最大的A股幼教企业是威创股份,自2015年收购红缨教育后,威创股份连续收购或参股了一系列幼教行业标的,其中不乏“金色摇篮”这样的大型连锁品牌幼儿园。今年半年报显示,威创股份旗下的幼教品牌共管理和服务接近5200家幼儿园,从市场占有率上来说是目前服务幼儿园数量最多的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 2017年,幼教业务已经占据威创股份全部营收的42.11%,达4.79亿元。到了2018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至了46.38%。威创股份的托管加盟园所整体定位于“中高端”幼儿园。

  还有一些企业通过周边服务的方式切入幼儿园行业,时代出版、拓维信息、和晶科技等企业向幼儿园提供电子课程、云服务、多媒体服务等,这些业务的收益无疑取决于幼儿园本身愿意付出的经营成本,也值得引起注意。

  多家机构提醒风险

  11月16日早间,国盛证券发布研究报告提示风险称,地方政策落实进度不确定、上市公司并购路径受阻、盈利能力不达预期。

  国盛证券表示,《意见》强调了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属性,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2016年为77.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 80%。“我们预判未来民办幼儿园新进入者将在此目标指引和地方政府扶持政策下进入普惠性民办队列为主。”

  此外,国盛证券认为,从资本化方面看,《意见》第二十四条明确,“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社会资本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非营利性幼儿园”,这意味着未来民办幼儿园上市路径受阻,而存量处理方式则尚未明确。

  中泰证券11月16日发布研究报告点评称,依旧看好A股教育板块的投资机会,此前也一直强调由于普惠园的政策导向或将影响幼教领域的商业模式。A股教育板块除幼教外其他公司以教培类资产为主,政策风险相对较小。

  港股教育板块中,K12 民办学校领域虽然幼儿园业务占比不高,但幼儿园政策或将引发市场对于K9阶段政策的担忧,特别是在目前《送审稿》发布、终稿尚未出台之间的政策空窗期,民办高教板块的政策风险相对较小。

  中泰证券提示,民促法实施条例(终稿)尚未出台,教育其他细分领域存在政策风险。

  中信证券则认为,从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来看,目前已经实现资本化的幼教集团或持有相关资产的上市公司,大概率不存在退市或剥离相关资产的风险。基于本次意见规定,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不得打包或拆分一部分资产上市,不能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从以往情况来看,幼儿园在国内目前也无法独立上市或实现股权融资,但上市公司现金收购并不存在障碍。

  新规下的变化是上市公司现金购买营利性民办幼儿园资产也被列为禁止。此规定推出前,海外上市基本不存在门槛。目前虽然从海外上市规则来看,可能也还会存在一定的交易设计和法律空间,但在此措辞严厉的文件下,监管部门从严监管是大概率事件,因此中信证券判断即使理论上有空间,但实际要将幼教资产实现海外上市的机会也将比较渺茫。除政策影响外,投资者的信心打击也无法支持幼教资产实现上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中共中央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资源迅速扩大、普及水平大幅提高、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底子薄、欠账多,目前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入园难”、“入园贵”依然是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之一。主要表现为: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资源不足,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保教质量有待提高,存在“小学化”倾向,部分民办园过度逐利、幼儿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为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更好实现幼有所育,现就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前教育规律,牢牢把握学前教育正确发展方向,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健全学前教育政策保障体系,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