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18年前三季度风电并网运行情况。据行业统计,2018年1-9月,全国新增风电并网容量1261万千瓦,到9月底累计风电并网容量达到1.76亿千瓦;1-9月,全国风电发电量26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平均利用小时数1565小时,同比增加178小时;前三季度,全国弃风电量22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74亿千瓦时。
1月份至9月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较多的省份是内蒙古(193万千瓦)、江苏(156万千瓦)、山西(117万千瓦)、青海(110万千瓦)、河南(86万千瓦)。平均利用小时数较高的省份是上海(1909小时)、江苏(1857小时)、云南(1848小时)、辽宁(1750小时)、福建(1722小时),我国风电行业也随之回暖。
而随着三季报的披露结束,风电行业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情况也已经全面出炉,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15家风电上市公司中,今年前九月累计实现净利润110.02亿元,去年同期为92.60亿元,同比增长18.81%。
风场开发、建设以及风电运营等6家上市公司的利润总和占全部15家公司的利润总和的九成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上游风机制造企业由于行业竞争等原因,业绩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大连重工亏损1.5亿元人民币。
风电行业上市公司
业绩回暖
风电行业的回暖也体现在上市公司的业绩中,联交所上市的龙源电力前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40.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逾四成。其中风电营收在今年前九月为134亿元,占比69.9%。主要由于限电问题在1月份至9月份内改善明显,风电利用小时同比增加14.2%至1637小时,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限电率则由去年的11.7%下跌至6.3%。
节能风电也在三季报中表示,所在部分区域平均风速较上年同期提高、弃风限电情况较上年同期改善带来售电量及售电收入增长。
但在行业整体改善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自2017年以来,风电整机招标价格下降,风电整机制造商毛利率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
风机塔架制造商天能重工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同比降低14.39%,该公司在三季报中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给出如下解释: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采购原料的成本和风塔制造成本持续增加。
主营业务同样是塔架制造的泰胜风能也表示:“随着国内风电电价国家补贴的逐步退坡以及国际风电电价的逐步市场化,风电场建设成本控制压力持续向风电整机及零部件制造商传导,相关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毛利空间进一步受限;同时,钢材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上升向下游客户转移的难度较大。”今年前三季度,泰胜风能净利润同比下滑86.02%至0.21亿元。
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巨大,上游利润空间变薄,不少整机制造商也将目光投向风电后运维市场。昔日风电龙头企业*ST锐电就寄望于全资运维子公司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