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投入2.1亿元,对沿淮22个庄台实行高标准改造升级。 本报记者 文 晶摄
庄台是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内群众为抵御洪水,垒土筑台而成的生产生活区域。由于庄台多是应急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贫困程度普遍较深。安徽省按照“减总量、优存量、建新村、分步走”的总体思路,推进行蓄洪区重点贫困县脱贫攻坚,取得累累硕果
近日,记者来到安徽颍上县淮罗村大罗台村,历经5个月的奋战,村民期盼多年的高标准庄台改造工程终于完工了。
昔日脏乱穷的庄台彻底变了模样:小花园鲜花盛开,小菜园果实累累,小水塔保障村民户户通了自来水,公厕、污水处理厂使过去污水横流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休闲广场、生活平台让村民生活更方便……大罗台的农家乐迫不及待开起来了。“我们这里现在比哪都不差,来这里吃淮河土菜,淮河岸边走走看看,多美。”刚刚开业的“大牌”农家乐合伙人申莉莉喜不自禁地向记者夸赞着家乡。
庄台整治有序推进
安徽省部署行蓄洪区移民迁建、庄台整治、安全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适应性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重点工作
庄台是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内群众为抵御洪水,垒土筑台而成的生产生活区域。自1950年以来,淮河流域共运用行蓄洪区191次,庄台群众为流域防洪保大局作出了巨大牺牲。由于庄台多是应急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建设标准低,人均土地面积少,门前路、宅间路狭窄,基础设施简陋,庄台群众长期存在吃水难、用电难、出行难、如厕难、就学难、就医难等问题,贫困程度普遍较深,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据安徽省扶贫办的统计资料,安徽省淮河行蓄洪区涉及7个市19个县,总面积2813平方公里,总人口99.1万人,区内共有16处行蓄洪区、199个庄台、35个保庄圩。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阜南县、霍邱县、颍上县、寿县共有庄台177个,约占总数的89%,保庄圩22个,约占总数的63%。
“行蓄洪区是一片牺牲奉献的土地,是一片深度贫困的土地,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我们不能忘了行蓄洪区、不能忘了行蓄洪区的人民、不能忘记行蓄洪区孕育出的王家坝精神。”从去年到今年,安徽省主要领导多次到行蓄洪区密集调研,积极谋划脱贫攻坚政策方案。
按照“减总量、优存量、建新村、分步走”的总体思路,紧盯“脱贫、安全、环境、发展”的工作目标,安徽省制定《省直有关部门支持行蓄洪区四县脱贫攻坚项目一览表》,移民迁建、庄台整治、安全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适应性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重点工作一一按计划有序推进。
今年以来,安徽省财政共安排省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8亿元支持行蓄洪区重点贫困县脱贫攻坚,占省以上专项扶贫资金总量的21.5%。支持阜南县、霍邱县、颍上县、寿县财政项目和农业建设项目,安排4个重点县地方债券资金6.7亿元,占全省用于脱贫攻坚债务规模的21.7%;已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3.2亿元用于4个重点县,占全省已整合资金的26.2%。
脱贫攻坚啃“硬骨头”
颍上县、阜南县一方面对沿淮庄台实行高标准改造升级,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发展适应性农业,带动农民脱贫增收
在多方大力支持下,安徽省行蓄洪区人民脱贫攻坚硕果累累。
颍上县以美丽庄台建设为主抓手,投入2.1亿元,对沿淮22个庄台实行高标准改造升级,“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鱼塘、小水塔、小公厕、小广场、小污水处理站、小生活平台”九小工程在每一个庄台开始实施,“乡村有栋房,房前一口塘,房后木成林,周边田一方”的乡村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记者在颍上县溜孜口村见到80多岁的李兆局、张永勤老夫妻,老两口对开在家门口的村医疗室赞不绝口:“解决我们的大问题了,过去要走五六里路到乡里看病,现在太方便了。”
淮罗村的韩泽春是村里的保洁员,他骄傲地跟记者搭话儿:“上厕所了吗?我们这不比城里差吧!”
“目前,颍上县22个庄台已改造完成17个,剩下5个正在全力推进,今年10月底全部完成。未来,我们要让一个个美丽的庄台串联成耀眼的淮上明珠。”颍上县委书记熊德超满怀信心地说。
阜南县按照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五化”标准,实施“一条文明路、一口干净塘、一块文化墙、一个小广场”“四个一”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78亿元,王家坝镇郑台孜庄台整治已经竣工,郎楼、刘郢庄台污水管网已经铺设完工,其他12个庄台、1个保庄圩污水管网正在施工。
各地还积极发展适应性农业。颍上县发展稻虾、稻泥鳅、稻蟹、稻鸭等综合水产养殖1.6万亩,发展莲藕、茭白、菱角、芡实等水生蔬菜1.6万亩,种植草皮、玫瑰、杞柳等经济作物1.8万亩,发展设施蔬菜、露地蔬菜、瓜类等2万亩,鸭鹅等水禽60万只,形成了沿淮行蓄洪区种植养殖发展模式。区内17个贫困村发展成为特色专业村,带动贫困户3323户、贫困人口8739人,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1400多元。
阜南县除了以莲藕为主的水生蔬菜3.1万亩,还大力发展杞柳、泡桐8.1万亩,柳木加工企业156家,水禽养殖700多万只,年产值达4亿元。
近日,安徽省政府又出台《安徽省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2018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