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资本危机的陕西坚瑞沃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坚瑞沃能”,300116.SZ)有了一线希望。10月23日晚间,坚瑞沃能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西安坚瑞利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坚瑞利同”)与南京力腾新能源、北京中宇兴投资管理中心 (有限合伙)、安靠电源及郑向阳先生共同成立陕西利同壹号新能源有限合伙企业。新公司注册资本为5050万元,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生产制造以及动力电池的研发销售。
此前,坚瑞沃能一直深陷严峻的债务危机和经营困难。大规模债务逾期致使公司及子公司沃特玛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大量经营性资产被查封,在手的订单无法正常执行,生产运营几近停滞。
此次能否借势新电池企业翻身尚不得而知,但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感受到来自动力电池企业资金链上的压力,并且不断加重。2018年第三季度业绩预报显示,不少市场份额较少的电池企业正陷入发展困境,包括猛狮科技、融捷股份等在内的电池企业均出现大幅度亏损。不过,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电池龙头企业的份额却在不断走高,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国科高轩的前三季度业绩增幅明显。
“动力电池产业两极分化的现象一直存在,只是今年更加明显。在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产能扩产费用持续增加、原材料价格波动、电池价格下降、银行贷款难、融资难等种种压力下,‘钱荒’成为动力电池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中国动力电池配套企业已从2015年约150家降到了2017年100家左右,1/3的企业被淘汰出局。截至今年9月,我国动力电池产业产量排名前十企业的占比达到91.4%,市场进一步向优势龙头企业聚集,中小型低水平的动力电池企业正面临被迅速淘汰的压力。
电池“钱景”仍在
重组电池新平台的背后,坚瑞沃能正深陷一系列债务黑洞以及巨额负现金流。10月12日,坚瑞沃能发布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3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59.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9.44亿元至29.49亿元。自今年年初爆发债务危机之后,坚瑞沃能的财务一直处于紧张之中,时刻面临着崩盘的危机。目前,坚瑞沃能子公司沃特玛此前宣布停工6个月,至今仍未复工。“针对沃特玛的问题,我经常说,高歌猛进、东奔西突、盲目扩张的后果只有自己埋单。”于清教分析称。而坚瑞沃能的困境并非动力电池行业中的个例,包括猛狮科技、融捷股份等在内的电池企业业绩也出现了“断崖式”下跌,甚至部分动力电池企业更遭到了停工减产。
猛狮科技2018年第三季度的报告显示,其该季度净利润下滑734%,令人咂舌。而猛狮科技预计2018年度亏损10亿至14亿元,新增债务达到了5.84亿元。对此,猛狮科技方面回应称:由于公司到期融资大多未能续贷,偿还该等融资挤占了公司大量流动资金,造成公司运营资金紧缺的局面。
除了上述这两家公司,多家动力电池上市公司都发布了预亏公告。其中,成飞集成(002190.SZ)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000万元至1亿元,同比变动-1219.50%至-823.65%。而沧州明珠(002108.SZ)10月19日晚间披露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25.03亿元,同比下降5.12%,净利润为3.1亿元,同比下降30.3%。
但是从目前来看,大部分电池企业还是保持了盈利的趋势。其中,多氟多(002407.SZ)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2.19亿元,同比增减变动-25%至5%;中信国安(000839.SZ)预计前三季度实现盈利0-1000万元;亿纬锂能(300014.SZ)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24-3.36 亿元,同比增长0.2%-3.83%。
其他一些处于优势产业链的企业业绩更好。欣旺达(300207.SZ)发布公告显示,其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1.06亿元,同比增长45.03%,实现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41.96%;而长信科技(300088.SZ)预计前三季度盈利5.94-6.34亿元,同比增长29.88%至38.63%;德赛电池(000049.SZ)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2.51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