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前期通过高负债扩张较快的民企,由于偏离主业,在流动性上遇到困难,国有银行或者国有企业进行帮助甚至重组,是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民营企业经营状况好了,国有资本可以退出。”10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据媒体报道,深圳市国资委已安排数百亿专项资金,计划从债权和股权两个方面入手,构建风险共济体制。另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称,深圳国资首批100亿元驰援上市公司名单已经确定,而且仅仅是首批资金。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亚通”,002183.SZ)等上市公司也因此迎来转机。
“目前公司经营活动一切正常,虽然控股股东发生了变更,但一切都是按照此前的计划有序向前推进。”怡亚通证券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吞噬资金
在2007年底取得上市公司身份之后,B2B供应链巨头怡亚通张开了血盆大口,开始肆无忌惮地吞噬资金。
根据万德统计,上市以来截至2018年8月31日,怡亚通通过股权再融资,从资本市场卷走了18.6亿元。间接融资方面,如果按照增量负债计算,融资额达到199亿元,而如果按照筹资现金流入的口径来计算,间接融资额则高达2267.8亿元。
在其上市的2007年,怡亚通的负债合计为54亿元,此后迅速攀升,到了2010年突破100亿元,尤其是自2015年之后,负债规模迅速扩大,在2018年上半年达到351亿元。
相比起来,怡亚通给市场贡献的净利润却非常微薄。2007年,公司实现净利润8160亿元,到了2017年底为6亿元左右。上市10年以来,累计贡献净利润31亿元左右,累计现金分红仅为9.7亿元左右。
怡亚通目前的财务状况同样令人担忧。
根据2018年半年报,一方面,公司负债合计351亿元,资产总计440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0%;另一方面,在公司资产当中,存货高达93亿元,其中几乎全部是库存商品,另外还有133亿元的应收票据和账款,而应付票据及账款仅有80亿元左右,差额为50亿元。这意味着,如果扣除库存商品和应收应付的差额,公司实际上或许已经步入资不抵债的境地。
雪上加霜的是,怡亚通还有巨额的担保。
截至2018年6月30日,怡亚通的担保额度总计高达551亿元,其中大部分是与关联方发生的担保,总计达到449亿元,另外还有102亿元的对外担保。
自救无望
在2018年10月18日之前,怡亚通的第一大股东始终是深圳市怡亚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亚通控股”),实际控制人为周国辉。
怡亚通控股从2010年前后开始对手中的股票进行质押融资。刚开始时,怡亚通控股仅拿出手中10%的股票进行质押,但此后的赌性却越来越大,股票质押的数量越来越多。到了2013年2月,这一数字已经占怡亚通控股所持有股票的1/3。
到了2018年7月前后,怡亚通控股已经把手里74%的股权进行了质押。当时,其持有怡亚通股票总数为7.67亿股,质押的股票数量为5.67亿股。
怡亚通曾经是2015年牛市的明星股票,股价曾在2015年5月达到惊人的75元/股左右,但此后连续下跌,目前股价仅为5元/股左右。
业绩也掉头直下。2013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