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通讯员 张雪燕
下棋打牌、遛弯健身、读书看报、跳舞唱歌……10月12日,走进武汉市江汉区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一片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在三楼的娱乐休闲区,刘懿君老人正和老姐妹们上剪纸课。只见剪刀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只小狗状的剪纸就展现在大家面前,栩栩如生。“原来在家养老,先后换了几个保姆也不称心,这里的服务贴心,每天过得格外开心。”她说。
将老人从床上转移至轮椅前,轮椅应与床呈30°至45°夹角固定;给老人翻身预防压疮时,失能老人每2小时需翻1次身;为老人修剪指甲后,指甲留存长度应约为1.5毫米……护理员李金泽、陈亚男一边演示标准化服务项目,一边介绍。“别小看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都有严格的操作规范哩!”
这是江汉区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推行标准化服务的一个缩影。在该院,服务标准细化到全院13个部门的85个岗位,共计110个服务流程,使每项服务都做到“有章可循”。
公寓的走廊通道里,挂在墙上的服务流程、规范随处可见。不论是老人出入院的大循环,还是日常生活起居24小时的小循环,均按服务标准、流程规范化操作。
该院党委书记熊承刚介绍,推行服务标准前,各项服务缺乏具体操作规范,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在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的帮助下,院里引进了养老标准体系,特别是通过地方标准的执行,让服务质量得到了大的提升。
服务标准化带来的变化,老人们最有发言权,79岁的彭耀宗老人来这里已有7年。“服务科学了,生活更有乐趣了。”
经过多年发展,全省各类养老机构达1935家,但存在养老服务标准不统一等突出问题,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为突破这一困境,省标质院联合省民政厅开始着手养老标准化建设,先后出台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规范》等5项标准。
“从养老机构推行标准化服务效果来看,成绩明显。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和宜昌市社会福利院先后被民政部确定为民政标准化示范单位,江汉区社会福利院还参与民政部牵头的民政行业标准《养老机构生活照料服务规范》起草工作。”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院长梁薇说。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