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王恩博)记者18日从中国央行了解到,由央行征信中心运维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功能日益完善,服务金融市场能力明显增强。截至2018年8月末,该数据库已为9.7亿自然人建立信用档案。
早在2006年,中国央行就组织商业银行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经过十多年发展,其已成为世界上收录人数最多、数据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数据库。
央行当天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上述数据库累计收录信贷信息33亿多条、公共信息65亿多条,为2542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9.7亿自然人建立统一的信用档案;接入各类法人放贷机构3900多家,日均查询企业信用报告29万余次、个人信用报告477万余次。
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表示,该数据库在促进中国信贷市场健康发展、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普惠、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官方高度重视征信体系建设。据介绍,央行科学制定了中国征信业发展总体规划,实施“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征信发展模式,目前已初步形成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与市场化征信机构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市场格局。
此前,央行指导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8家市场机构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合作,根据“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原则,指导组建并审慎审批了首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