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妃娘娘早就不安现状,她希望能在互联网上做点什么。很早之前她就在其它直播平台上注册了直播间,但不知道方向,所以始终没有行动,直到遇到荔枝微课。
“最大的体会就是行动起来。做起来才知道有没有机会。”她说,“现在再也不想打工了。即使再找工作,也只是为了体验。”
游强、肖圣叹等人和桂妃娘娘一样,都是一出生就接触互联网的90后。她们熟悉各种互联网工具,也具备互联网精神。无论获取资源,还是工作方法,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这正是她们在荔枝微课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互联网找到合伙人
最初,桂妃娘娘一个人单打独斗,内容持续较难。于是,她通过互联网找到11个合伙人。
这些合伙人都有本职工作,她们只是兼职帮助桂妃娘娘生产内容,每人每月生产一次直播内容。均由桂妃娘娘一人直播。合伙人只享受她生产的那节课程的提成,从最初的10元钱到现在的1000多元钱。
有趣的是,她们分布在全国各地,至今也没见过面。
肖圣叹和他的合伙人也是网友,两个人合作了一年多,直到两个月前才第一次见面。
在荔枝微课上开课之前,肖圣叹做微信公众号;之后,他收费教别人做公众号;接着做付费社群,做知识分享。他只是个初中毕业生,只能邀请老师来讲课。
某天,微信群里的一个网友跟他说,他辞职了,他会做微信公众号。肖圣叹便邀请他一起做微信公众号。这个网友就成了他现在的合伙人。当时,肖圣叹在安徽宣城的老家,而该合伙人则在广州。
两个月前,肖圣叹决定到温州发展,合伙人也去了温州,二人终于汇合了。
在肖圣叹做付费社群期间,他看到同行在荔枝微课上开课,便立即注册了一个直播间。最初他只想通过荔枝微课为他的公众号导流,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但他发现在荔枝微课上开课比在微信群里方便多了,不用人工加群;后台有收入详情、用户数据和来源等等工具,而且可以终身免费使用荔枝微课的功能;而且内容有存留,可以持续销售。
尤其是,在微信上开课是碎片化的,而在荔枝微课上可以开专栏,系统地分享知识。这是荔枝微课正在鼓励的做法,更容易获得平台推荐。于是,肖圣叹决定认真做直播。
如果说桂妃娘娘的模式仍偏重个人运营的话,那么,肖圣叹的模式更具机构化。机构开课更考验创始人的链接能力,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则开不了课,而互联网又为肖圣叹提供了便捷,这也是他最擅长的。
他通过网络发现热门课程,并设置自己的专栏主题;然后去网易云课堂、简书等知识分享平台上挖掘网课老师;再找他们谈合作。
“如果都是一个人讲,他只能开一两个专栏。一个人只有一两个技能。而我们可以同时开发很多专栏,内容更丰富。以后我们以荔枝微课为基本盘,变成课程的源头,可同时向其他付费内容平台分发。”肖圣叹的思考能力和谈吐让很多人都怀疑他是不是真的只有初中毕业。他的直播间叫“下班充电站”。
开直播需要更多人手,于是他又通过网络发展兼职人员。现在他有三个兼职人员,都是素未谋面、分散在不同城市的网友。每月共支付三千多元工资。
利他等于变现的能力
尽管张雪巍生于1970年代,但他1996年技工学校毕业回家后不久就给自己买了电脑和摩托车。在黑龙江伊春的某个林场,他通过电脑保持着与外界的密切联系。
后来,他才从伊春搬到山东威海,因为在伊春一年只能种一茬蘑菇,而在威海可种两茬。而且威海是重要食用菌集散地。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