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商业快报  
全面科学认识油用牡丹
2017-02-05 21:19:39  来源:河南一科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Admin  分享:

一、油用牡丹各器官特点

油用牡丹(凤丹),落叶灌木,高0.7~1.2m。

1、根特点

“凤丹”根为直根系,有明显主根和侧根,根系分布较浅。具根蘖。“凤丹”根的初生构造有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根的次生结构由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构成,次生韧皮部由大量的普通薄壁细胞和径向排列整齐的射线薄壁细胞组成,内含大量的贮藏物质。

2、茎特点

“凤丹”的茎干直立,分枝短而粗壮,枝皮褐灰色,有纵纹,1年生新枝浅黄绿色,具浅纵棱。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3部分组成。随着茎的增粗,次生木质部成为次生结构的主体,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形成明显的年轮,在年轮中可以区分出早材和晚材两部分。

3、叶特点

“凤丹”为一至二回羽状复叶,小叶窄卵状披针形、窄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通常不裂,长约14cm,宽约8cm,小叶柄长达3.5cm,顶生小叶稀1~3裂,叶面近基部沿中脉疏被粗毛,叶背面无毛,侧生小叶近无柄,斜卵形,中脉以上疏生白色毛。

4、花特点

“凤丹”花单生枝顶,直径14~20cm。萼片5,覆瓦状排列;花瓣5至多枚,白色、粉色或浅紫色。雄蕊多数,花药黄色。花丝暗紫红色,花盘暗紫红色。心皮5~8,离生,被粗丝毛,柱头暗紫红色。花期4月中下旬。凤丹为两性花,在同一朵花内既有雄蕊又有雌蕊。雄蕊位于花的中部,环绕于雌蕊周围,以异花授粉为主

 

5、果实特点

“凤丹”果实为蓇葖果卵形,密被褐灰色粗硬丝毛。呈星形。长0.6~1cm;果壳革质,外被柔毛;内有种子7~15粒。千粒重约360g。

6、种子特点

“凤丹”种子成熟时呈黑色或棕黑色,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构成,是典型的有胚乳种子。种皮较厚,坚硬革质,一端有明显种脐,附近一侧有一种孔。胚乳占种子的绝大部分,胚和胚乳的比例为1:200,呈半透明状,脂质性,正中央有一明显的裂隙。胚较小,高度约为种子的1/3,位于胚乳中央一端。圆锥状的胚根伸出胚乳顶端,伸进种胚之中。子叶2片,呈卵圆形,伸入在胚乳中央的裂隙之中,内部的形成层束明显,两片子叶中间有一小的胚芽,胚轴粗短,子叶宽度明显大于胚轴的直径,但厚度较小。

二、油用牡丹生长习性

1、油用牡丹“长一尺退八寸”

又称为“退梢枯枝”现象,在油用牡丹身上表现突出,是指牡丹在全年生长季的徒长未木质化部位,抗寒性差,由于秋季气温下降,会自然枯死。一般油用牡丹当年生长量的60%以上均没有完成木质化,所有才有“长一尺退八寸”的情况。这也是牡丹为矮生灌木的生物学因素。

2、油用牡丹的生命周期与年周期

油用牡丹栽后1~3年为养根阶段,“凤丹”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3~5年生的“凤丹”为幼年期,幼年期的“凤丹”植株营养生长较为旺盛,也有少量的开花和结实,但结实率和出芽率较低。成年期一般从5年生开始,开花量大,籽实饱满,出芽率也较高。“凤丹”是在1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通过春化阶段的,属于冬型木本植物。“凤丹”的花芽在长日照下形成,开花在中长日照下进行。

3、油用牡丹春开花、夏打盹、秋发根、冬休眠

在油用牡丹的年周期中,春季,从发芽、展叶、长枝、育蕾到谷雨前后开花,称为“春开花”。这一阶段生长最快,完成一年的生长量。当牡丹花谢后,进入立夏,在夏季,从牡丹的外观上好似处于生长停顿状态,俗称“夏打盹”,形容欲睡的样子。实质上,牡丹的生理活动处在最活跃时期,叶可进行光合作用,大量积累营养物质,供给芽的分化并形成花芽,花枝木质化,种子发育成熟以及养分贮藏等。立秋以后,种子已经成熟。地温适宜,牡丹的根系生长出现高峰期,长出大量新根,谓之“秋发根”。“冬休眠”,谓立冬之后,叶子枯萎脱落,进入了休眠期。

4、油用牡丹的上胚轴休眠习性

油用牡丹种籽播种一年后的春季才能看到油用牡丹幼芽出土。播种后种子内的上胚轴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后才能打破其休眠,向上萌芽出土,否则,只是下胚轴向下生长形成根系,而上胚轴不向上伸长出土。

5、油用牡丹夏季的暂时休眠习性

油用牡丹在夏季28度(干旱26度)以上,会出现暂时休眠的现象,这种现象遇适宜生长温度后即可解除,恢复生长。

6、油用牡丹冬季的深休眠习性

“凤丹”的芽入冬后即进入休眠状态,需达到一定的低温要求量(需冷量),才能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打破“风丹”花芽休眠所需的有效低温为0~10度,需经过10度以下气温不少于40天的低温积累,否则不能形成花芽。只要营养条件合适,油用牡丹成年植株当年生枝上的上位侧芽与基部一年生枝上的顶芽均易于形成花芽。花芽为混合芽,当年9月分化完成。花芽越冬要求一定的低温过程。当年生枝条基部生4-5个侧芽,通常上面2-3个能形成花芽,旺盛者可形成4-5个花芽。

三、油用牡丹秋季移栽原因

—年之中,“凤丹”根系的生长存在生长期与休眠期的交替,且与地上器官的活动并不完全重合。春季,当20cm土层温度稳定在4~5℃时,根系开始活动,萌发新根,这与地上部分芽的萌动基本同步。随着气温的升高,根系生长趋旺,在展叶现蕾和开花期,这个过程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及水分,根系主要通过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并动用自身的贮藏物质,以满足地上部分迅速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其次才是根系自身的伸长和加粗。夏季高温季节,地上部分进入花芽分化与种子发育阶段,这时的根系活动变得微弱,处于半休眠的状态。入秋以后,气温逐渐降低,根系开始第二次生长,大量的营养物质在根皮(主要是次生韧皮部)中积累。这时,地上部分已进入休眠期,但根系还在生长,不断产生新根。根系进入休眠期晚于地上部分,其生长期也比地上部分长,这是“凤丹”适于在仲秋进行大田移栽的重要原因。

凤丹秋季栽植,气温逐渐下降,地上部分进入休眠期,对水分的需求量减少,消耗营养物质少,有利于维持生理平衡。而且此时,凤丹根皮内贮存营养物质丰富,在外界的气温还未显著下降的情况下,地温还比较高,凤丹的根部尚未完全休眠,移栽时被切断的根系能够尽早愈合,而且根系还在生长,不断产生新根。经过一个冬天,根系与土壤密切结合,来年春天,这批新根便能迅速生长,有效增强凤丹根部的吸水功能,增强对不利环境的抗性,有利于地上部枝芽的生长恢复,保证了凤丹的成活。

也不是说春天就绝对不能移栽油用牡丹,如果能带土球移植,并且养护得法,油用牡丹也可以成活。但是发展油用牡丹的单位,规模都很大,若春季移栽劳动量大,投入成本太大,综合考虑主要在秋季移栽油用牡丹。

油用牡丹种植效益:

一、社会效益:进口替代、增加就业

1、从食用油品质上讲,目前我国植物油消费对外依存度特高,食用油品质较低,每年消费的食用油中有一半以上为转基因食用油,目前,关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基因变异、生殖遗传、肿瘤生成等健康问题的影响尚无定论。而牡丹籽油则是有益身心健康的非转基因的高品质食用油。

2、从第三产业来讲,发展油用牡丹加工业和服务业,势必会给当地带来丰厚的收益,解决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问题。

二、经济效益:油用牡丹具备突出的“三高一低”特点。

1、高产出:牡丹籽单位面积产量高,5年亩产可达到300公斤以上,按每公斤20元计算,每亩地每年的收入达6000元。而油用牡丹的根——丹皮也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退虚热等功效,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成分就是丹皮。因此,即使不种植牡丹,每亩地的牡丹根也能卖2-3万元人民币。而农民辛苦一年种植传统农作物每亩地收入大约1000-1200元左右,且不包括化肥农药等成本。

2、高含油率:牡丹籽含油率22%,高于传统油料作物大豆、油茶和橄榄。

3、高品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2%,领跑植物油家族,更适合婴幼儿和老人消化吸收。

4、低成本:油用牡丹耐旱耐贫瘠,适合荒山绿化造林、林下种植;一年种百年收,堪称“铁杆庄稼”,大大解放劳动力,降低成本。

三、生态效益:油用牡丹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在我国适应范围广,抗逆性强,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固碳增氧等生态效益。
1、水土保持效益:油用牡丹种上后可以几十年不换茬,有效避免了因种植传统粮食作物每年翻耕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
2、防风固沙效益:据科研部门测定,在风沙地区种植油用牡丹(覆盖度60%以上),能有效降低风速22.7%,减少风蚀达50%,是今后我国进行防风固沙的首选灌木树种之一。
3、固碳增氧效益:科学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就能够吸收1.83吨二氧化碳,同时释放1.62吨氧气。因此,油用牡丹具有良好的固碳增氧效益。

四、对扶贫有重要意义:

1、油用牡丹经济价值高,可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2、油用牡丹抗逆性强,耐干旱,耐贫瘠、耐高寒、耐盐碱,可在贫困地区尤其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3、油用牡丹管理简单,一次种植,多年收益,解放劳动力,符合贫困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增加贫困地区人民收入。联系方式:

中国牡丹产业服务联盟河南省工作委员会(刘主任)18337138941

河南省一科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刘经理)15837157175

邮 箱:zggjyymdw@163.com

网 址:www.yymdxxw.com

地 址:河南省郑州市政七街丰产路思达数码大厦1202室

全国免费电话:400-823-6787

 

河南一科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供稿

责编:刘依依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