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商业快报  
近半商学院会在未来十年消失
2014-10-31 12:07:58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淡无盐  分享:


2014年10月24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十周年庆典的重头戏“2014全球商学院论坛”迎来高潮,与会的40余位全球知名商学院院长各抒己见,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在上午的专题研讨之后,记者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苏理达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者:正值北大汇丰商学院十周年院庆之际,请问您对北大汇丰商学院未来十年的发展有什么期许?
苏理达:我很高兴看到北大汇丰商学院在短短十年间发展得如此迅猛。但这仅仅是起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大批经济管理类的企业家需要培养。下一个十年,在深圳这块热土上急需高级管理人才,因此我对北大汇丰商学院的前景非常看好。
记者:您在2013年达沃斯论坛期间提到,中国企业不能太浮躁,应脚踏实地,一步步把公司做大。请问脚踏实地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苏理达:中国沿海发达城市的市场经济刚刚形成,我看到的很多中国企业都走得太快。比如并购,购买一家海外企业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与自有资源相整合,并管理好新的企业却非常困难。我个人认为,在很多情况下,中国企业可以先在海外建立办事处,先汲取经验,然后稳固发展,最后形成一个大公司,不要急于求成。
记者:如何让深圳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在保持独特竞争力同时适应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冲击?
苏理达:他们应该先去香港,获得跨文化的管理经验,这样才有能力管理海外的公司。全球化的意思就是我必须和带有不同文化的人打交道,管理他们,最后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这种软实力与金钱无关,但和管理能力有关,它必须靠时间来积累,没有近道可超。
我们反观世界上著名的大公司,他们无一不是经过了残酷的市场竞争和五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才一步步走到今天。他们在百年前就已经付出过成本,经历过失败,最后形成的一套自有的成熟化管理模式,让他们依然活跃于市场上。
不过,商学院可以为企业家提供一条捷径,把世界上无论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例子教给他们,让他们从中学习经验,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我在中国看到企业家再学习的氛围很浓,这样很好。
记者:最近几年,网购在中国十分火爆,越来越多的女性消费者沉溺于网购,已沦为"剁手党",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苏理达:说到底,这还是网络带来的产业和消费方式的革命。在网络时代,消费者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满足过去未能得到满足的欲望,包括拥有产品和购买行为本身的欲望。与此同时,它影响了一切,比如教育,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如MOOC这样的网络课程,一边听课一边购物或照顾家人。
记者:您提到了最近非常火爆的MOOC,您认为他会对商学院的未来构成巨大的挑战吗?
苏理达:线上教育的发达使得每一个商学院和教授都可以被取代,在未来10到20年中,也许会有近一半的商学院消失。未来的教育机构一定要在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上下功夫,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虽然我很激进,但网络的确给商学院存在的意义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不过像北大汇丰这样优秀的商学院一定能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链接】
苏理达教授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国际管理学特聘教授,并于2013年2月起担任中欧副院长兼教务长。苏理达教授于2009年9月正式加盟中欧,担任管理学特聘教授以及全球管理和中欧商务联系教席教授之职。苏理达教授经常参与达沃斯及世界其它地区的世界经济论坛,并撰写了八本著作及多篇文章。他与P. Lasserre合作撰写的畅销书《亚太战略》的第三版也在2006年发行面世。 苏理达教授还是天使投资公司BAF Spectrum的执行董事和合伙人,该公司主要投资成长中的企业。
(撰稿:白璐 魏刚 摄影:魏刚 编辑:董金鹏)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