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基金持仓  
国产反舰导弹打靶画面曝光:击沉数千吨舰船
2014-09-11 10:49:34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朱丽梅  分享:


国产飞航式反舰导弹国外打靶画面曝光
  掌管人:持续解密我国的新锐导弹,在往年停止的屡次海上实兵实弹演习傍边,有一种从舰艇上发射远距离报仇打击敌方舰艇的导弹,它宏伟的发射景象抽象使人印象深切,它就是飞航式反舰导弹,是舰艇作战编队和海岸防卫戎行手中御敌于海上的一把“长剑”。来日诰日,我们的记者又带巨匠走近两款新型飞航式反舰导弹,它们都代表了我国在反舰导弹生长上的最新功用。
  记者:我们在一些军事演习旧事傍边,经常可以看到舰艇编队齐射导弹的画面,那末他们发射的是什么样的导弹呢?就在我的身旁,它们的学名叫做飞航式反舰导弹,它们的泛起完全修改了现代海战的方式,从本来舰艇之间互射火炮、短兵相接,到此刻真正完成了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讲解:摆在我们长远的就是两款我国的新型飞航式反舰导弹C802A和C602,和其他类型的导弹比拟,飞航式导弹要长时候在大气层内飞翔,有点近似飞机,是以在设想上就和飞机有良多类似的中央。
  关世义(中国航天科工个人公司导弹专家):这类导弹它最首要的特性就是在大气层里面飞翔,所以要操纵气氛动力,它除这个机(弹)翼发生升力之外,弹身也可以发生升力,但主如果(靠)机翼。
  讲解:除弹体设想近似飞机,这枚导弹采取的发念头也和飞机的喷气式发念头附近,这让它能以与民航飞机相当的速度飞翔,配上进步前辈的掌握系统,便能够贴海面超地面飞翔。在海浪掩映下,雷达想要发觉它其实不轻易,更况且研制人员还赋予了它必然的智能—可以提早打算飞翔途径。
  关世义:为什么要做这个打算呢?这是由于射程远了今后,作战规模斗劲宽,所以飞翔傍边也能够会碰到一些妨碍物、岛屿,以至会碰到对方的防空区,我们事前知道疆场景象后,就(能)给它绕畴昔。
  讲解:关老奉告我们,这一枚导弹全重只需一吨阁下,却能冲击上百千米外的方针,一下就击沉或重创三千吨级战舰,这样的一枚导弹真的有这么大的能力吗?
  关世义:由于它的战斗部有一个特性,是穿甲爆破,它先穿出来,然后在军舰内部爆炸,是所以(杀伤)后果是很好的。
  掌管人:虽然这型飞航式反舰导弹威严八面,但一开端它只是研制单元自筹资金研制的型号,国家没有给立项,这就相当于孩子出世了,但没有户口,是以研制人员戏称它为“小二黑”。专家带着记者重回导弹最早的实验场地,讲述了它从“小二黑”到明星兵器的传奇过程。
  讲解:已年过70的老丁曾插手过我国第一代自行研制的飞航式导弹实验任务,他说,昔时最早的实验场应当在这片密林中。
  丁振宗(中国航天科工个人公司导弹专家):(我)估量啊,你们看重啊,荒地那一片,1971年开端到1977年,(实验)失利炸过三次呢,那家伙,炸到100多米地面,良多多少人跟这边上看呢,都跑。(之所以)选阿谁中央(做发念头实验),由于一炸,飞起来对周围(居民)没有毛病,所以选那荒山野岭。
  讲解:40多年畴昔了,虽然已被树木笼盖,老丁对这里仍是轻车熟路。正是在这里,老丁和同事们经历了导弹发念头实验的艰辛岁月。由于飞航式导弹长时候飞翔的特性,设想要求的发念头任务时候要抵达160秒,在那时,我国同类型发念头最长的任务时候只需70秒。
  丁振宗:好不轻易把它装出来了,没有试车台,就野外挖沟,挖沟还怕飞进来呢,如何办?弄钢丝绳,中间一棵槐树,那树可没有了啊,在这拴上,喷管朝天,推力往公开顶,火往上冒,推力有多大,不知道,没有传感器,1975年1月31号,就在这。
  记者:也在这。
  丁振宗:成功的(添加)到了二百一十点五秒。
  讲解:国家没有立项,导弹就相当于没有户口,没有进步前辈的研制条件和实验手段,研制任务就犹如摸黑走路,被称为“小二黑”的导弹就在窘境中艰苦行进着。1985年,考验“小二黑”的时辰到了,这段记实是“小二黑”第一次打靶实验的视频,虽然已显得斑驳不胜,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导弹发射后紧贴海面高速飞翔,直至击脱靶船的震动景象抽象。
  定型实验中“小二黑”打出了六发六中的好成就,个中一次实弹打靶测试,间接将数千吨的靶船打沉。1984年,从山坡上生长起来的“小二黑”以“鹰击8号”的代号走进了35周年国庆大阅兵的方阵中,震动了世界,标志着中国从此具有了比肩世界进步前辈水平的飞航式导弹。
  掌管人:有了“小二黑”这个根本,中国的飞航式导弹又瞄准了更高的方针,不单要打得更远更准,还要介入到国际飞航导弹市场的协作傍边。
  讲解:到上世纪90年月末,飞航式反舰导弹的研制条件和手艺才干比拟“小二黑”的年月比拟有了很大的改良,中国导弹研制人员开端斟酌给它装上和飞机一样的喷气式发念头。
  关世义:发念头就这样,这类发念头斗劲省油,射程更远。
  讲解:不外射程远,导弹也加倍庞杂,为了让庞杂系统在长时候飞翔过程中不变任务,研制人员没少吃甜头。
  刘庆楣(中国航天科工个人公司导弹专家):在空中测试后感觉可以了,就拉到地下去打,一打就不行,就出成绩,就给我们说,你们要再搞不成的话,那我们这个型号就上马了,不干了。
  讲解:就在“再失利就上马”的景象下,实验队迎来了他们的最初一次机缘。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