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先森
1989年,崔健推出《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
30年前,崔健是中国摇滚的先锋人物,“新长征”磁带开卖的那天,被排队的人群抢购一空。
30年后,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的新专辑已经没人听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所谓的摇滚黄金时代,如今只留下了一个苍老的背影。
今天我们在此回忆久远的声音和身影,并以此怀念,曾经高唱着“光荣与梦想”的八九十年代。
那些花儿,他们在哪里呀,他们都老了吧。
01
激情又充满诗意的八十年代,人们痴迷地追求知识、追求艺术创作。舞蹈、音乐等娱乐内容,更是人们表达自我、彰显个性的方式。
中国大陆的摇滚乐,便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
1986年5月9日晚,北京工人体育馆。
一个身背吉他、头发蓬乱、裤管一高一低的青年,对着全场1万多名观众呐喊出了一首《一无所有》。
“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
这一喊如同平地一声雷,让台下观众瞬间沸腾,键盘手梁和平回忆:我全身汗毛都竖起来了。
人们需要这一声呐喊,那是冲锋号的声音。
那年崔健只有24岁,那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登台演出。
自此,中国第一位摇滚歌手正式诞生了,1986年也成了中国摇滚乐元年。
在崔健的影响下,一批年轻人纷纷加入到摇滚乐的洪流中,用叛逆、愤怒呐喊出他们对自由与生活、爱情与理想的态度。
还在部队做文艺兵的许巍,听到崔健的一声呐喊,整个人都亢奋了:原来歌还能这么唱!
于是,和所有想要表达自我的年轻人一样,许巍也买了一把吉他。在他最迷茫,抑郁症最严重的时候,是摇滚支撑着他走下去的。
多年后,他和崔健作为流行乐界仅有的二位作者,其作品被文学专家选入《中国当代诗歌文选》。
1994年的许巍
还在央视做主持人的蔚华,直接改行组建了呼吸乐队并担任主唱,曾经引起了一阵轰动。
放在今天,如果你听说某央视著名女主播突然辞职搞摇滚,可能会以为是个假新闻。
但在那个年代,人们对摇滚乐就是那么疯狂。
在这股疯狂的浪潮中,一批优秀的乐队和乐手纷纷涌现,黑豹、唐朝、面孔、眼镜蛇,窦唯、丁武、张楚、张炬、高旗、罗琦、老狼、何勇……
张楚早在1988年就以《姐姐》一曲成名,他身上有西北人的豪迈,也有一种忧郁的“诗人气质”。
何勇和崔健一样都在民乐家庭长大,他经常在旁边看崔健的乐队排练,久而久之就对摇滚来了兴趣,决心要做摇滚。
窦唯中学时就痴迷摇滚乐,各种乐器都玩的溜,1988年经人介绍加入黑豹,成为乐队当仁不让的灵魂人物。
这三个人,一诗一酒一散文,日后被人称为“魔岩三杰”。
02
90年代初,台湾音乐人、魔岩唱片创始人张培仁来到北京,看到崔健蒙着眼睛唱了一首《一块红布》,他被震住了。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这群一无所有的北京青年竟然创作了这么好的摇滚乐!”
被打动的张培仁开始积极运作,把窦唯、张楚、何勇聚集到一起,凑齐魔岩三杰。
在他的推动下,黑豹乐队和唐朝乐队加入滚石唱片,《黑豹》和《梦回唐朝》两张专辑横空出世。
黑豹乐队同名专辑《黑豹》卖了150万张,在当时的中国大陆绝无仅有。
那时候的窦唯虽然稚嫩,但他和黑豹创作的《无地自容》却成了不可逾越的经典。
唐朝乐队异军突起,四位长发飘飞的热血青年,以高亢的唱腔和重金属音效崭露头角,首张专辑《梦回唐朝》狂卖200万张。
在没有网购的年代里,在当时不成熟的媒体环境和运作方式下,这个销量堪称奇迹。
中国摇滚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如此火爆的签售场面。
官方出动警察维持秩序
年轻人们以听摇滚乐为荣,他们有的穿着喇叭裤、提着录音机一边听音乐一边排队,买不到专辑不肯离去。
排队的人群中,有一个逃课出来的16岁初中生,他是后来被称为“摇滚圈纪委”的臧鸿飞。
他说,听完《黑豹》和《唐朝》这两张专辑后我就不行了,没法再像以前那样按部就班地生活了。
从臧鸿飞的话里可见当时摇滚乐对年轻人的影响,他们把它当作是娱乐、宣泄甚至是身体的必需品和生活方式:我听摇滚,我爽快,我时髦,我自豪。
为什么他们要听摇滚?
“摇滚让你学会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摇滚不虚伪,它让你更真实……”
还有一位歌迷说:因为摇滚是所有音乐类型中,节拍最接近心脏跳动的一种,它提醒你还活着,心还未老!
03
1994年的红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