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平七年巨著《北平无战事》近日开播,很多观众在看过前几集之后都表示:大体上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很多细节不明所以。和以往的传统历史剧不同,《北平无战事》选择的是1948年这个大众并不太了解的历史时期,而且整体剧情的时间跨度不足两个月,既没有交代历史背景,也没有刻意解释人物关系,连旁白都很少使用,导致要理解这部剧需要做一些历史知识的补课。以下,就是网易娱乐为大家做的小科普,你可能关心的几个剧情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文/丑哥)
“7.5惨案”:北平学生示威抗议遭镇压
《北平无战事》学生抗议示威。
1948年7月5日,排列在北平街头上的示威队伍(资料图)。
相关剧情:7.5惨案是整个《北平无战事》的故事开端。故事一开始,警察和士兵试图抓捕教学楼的学生,燕大教授们静坐在教学楼前保护学生。抓捕学生的人分两部分,警察当然属于警察局,士兵则属于华北剿总,当时下令镇压的是华北剿总副司令陈继承。
具体史实:1947年底,国民党在东北战场节节败退,只剩下沈阳、长春、锦州等几个孤城。为了招揽学生,国民党宣称要在北平建立东北大学、临时中学,吸引众多学生流亡北平。 流亡学生被安排在广化寺进驻,并供给日常口粮和少许公费。1948年7月4日,北平当局通过《救济来平学生办法》,决定停发东北流亡学生的公费,并企图将学生编入傅作义的军队。7月5日,流亡北平的东北大、中学生数千人,群集北平市参议会议长许惠东住宅,愤怒抗议市参议会通过《征召全部东北(流亡)学生当兵的议案》。时任华北剿总副总司令的陈继承下令镇压, 9人被打死(官方承认3人),100余人受伤。
币制改革:内战时期国统区100块买不到一粒米
焦晃饰演的燕大副校长何其沧,作为国民政府经济顾问,为政府制作币制改革参考方案。
在惊人的通货膨胀下纸币一文不值,为挽救危局,1948年8月18日,南京政府试行“币制改革”(资料图)。
相关剧情:《北平无战事》故事开始的时候,作为国民党官方货币的法币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崔中石拿去贿赂徐铁英的就是20万美金而不是法币,而且兑换比例惊人。焦晃饰演的燕大副校长何其沧,作为国民政府经济顾问,为政府制作币制改革参考方案。此方案于8月20日实行,其结果在随后的剧情里呈现:刘烨饰演的方孟敖路遇急匆匆去买粮食的崔夫人,崔夫人说,现在用金银外汇买东西都是违法的,再说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方孟敖无奈放弃了给崔夫人金条的想法。
具体史实:所谓“法币”,指的是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宣布的将银元国有化、停止以银元兑换银行券的措施,所有通货改成政府指定的纸币,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定通货。
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原本国民政府计划半年结束的战争,一直持续且节节败退。为了筹集资金打“内战”,国民政府不得不向中央银行借钱。中央银行没有钱,只好不断增发货币。这就导致当时的法币发行量剧增,从抗战胜利时的5万亿元快速上升至1948年8月的604万亿,几乎涨了120倍。这就造成了恶性的通货膨胀。
另一部分原因是,当时法币的印刷是英美的技术,美国的机器和纸张,很多在香港印刷,抗日战争时期香港沦陷,机器被日军缴获,导致后来日本人印刷了大量假币进入市场。所以在内战开始以前,法币就已经开始严重膨胀。 1947年7月2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电讯,它给出了一个很具讽刺意味的物价比较:法币100元可买的物品,1937年为两头牛,1938年为一头牛,1941年为一头猪,1943年为一只鸡,1945年为一条鱼,1946年为一只鸡蛋,1947年则为1/3盒火柴。1948年一粒米都买不到。
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以总统命令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规定自即日起以金圆券为本位币,发行总限额为二十亿元 ,限11月20日前以法币三百万元折合金圆券一元、东北流通券三十万元折合金圆券一元的比率,收兑已发行之法币及东北流通券;限期收兑人民所有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限期登记管理本国人民存放国外之外汇资产。
金圆券发行时,国民政府强令兑换市场所有货币金银的期限是9月底,结果临近期限时改期至10月底,金圆券信誉迅速破产。
实际上二十亿的金圆券发行量,已经超过了当时市面上所有法币总额的10倍(金圆券兑换法币1:300万,当时的法币总额是663兆元,相当于2亿金圆券),加上限价令导致所有交易转入地下,市场混乱,取消限价令之后,物价再度崩溃,至1949年6月,金圆券发行总额竟达一百三十余万亿元,超过原定发行总限额的六万五千倍,甚至出现一百万的面额,沦为笑柄。
上海滩反腐:蒋经国“打老虎”
剧中,程煜饰演马汉山,是被调查的贪腐案核心人物。
1948年9月,监察院财政委员会向上海市政府提出大户奸商的各种违法行为的证据,并建议立刻逮捕。被捕入狱的奸商大户共达64人,蒋经国对奸商与不法官吏大开杀戒(资料图)。
相关剧情:《北平无战事》的开场庭审,最后在一个电话中草草结束,这个电话来自于二号专线蒋经国。随后曾可达给蒋经国打电话,得到指示:成立五人小组去北平调查贪腐案。首当其冲的调查对象,民食调配委员会副主任马汉山,曾多次给扬子公司的孔总打电话。因为扬子公司的孔总欠北平民食调配委员会1万斤粮食,为了囤积的暴利拒绝给,是7.5惨案的导火索之一。币制改革开始,蒋经国在上海督战。随着剧情的推进,蒋介石来北平面晤傅作义,并彻查北平分行金库,却在当晚被宋美龄叫去上海,被傅作义嘲笑“不爱江山爱美人”。之后不久,蒋经国给曾可达打电话,说:我们失败了。以上三处,皆涉及到蒋经国打老虎的最后一战:查办孔祥熙之子孔令侃旗下的扬子公司,是蒋经国反贪腐打老虎行动的最关键战役。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