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于本钱圈,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不只能令投资者印象深切,更有助于上市公司成为概念炒作的香饽饽。但更名的公司数不胜数,可以或许真正被本钱市场认可的却寥寥无几。近日,《投资快报》记者对近期更名的抢手上市公司停止了清点,公司更名大致分两类,一是严重资产重组后的更名;还有一种其实不是伴随停业的调剂而是逢迎市场抢手,无本色性根基面支撑。若是的转型、更名只是跟风赶时兴,意味性地收买新项目,其功绩照旧低迷则属炒作。
重组后更名屡遭暴炒
在严重资产完成后,部门公司还伴随驰称号的更改。天立环保(300156)周一宣布告诉布告,公司称号将变换为“神雾环保(行情,问诊)手艺股份有限公司”,证券自当日起简称变换为“神雾环保”(300156),运营规模也将根据工商行政经管部门的要求停止呼应变换。
更名为“神雾环保”是由于天立环保大股东的变换。往年4月,天立环保颁布发表原大股东王利品将其持有公司19.79%的标的股份过户到北京万合邦名下。而北京万合邦情愿将其全数股份遵循注册本钱金额作为对价让渡给神雾个人。至此,神雾个人理想持有天立环保19.79%的股权,成为公司的理想掌握方。
自神雾个人经由过程司法划转编制入主天立环保等旧事传出后,天立环保的股价已从底部上攻。从往年1月最低价9.09元至昨日开盘时的20.00元,半年时候该股价已完成了翻倍下跌。
现实上,近似天立环保这类由于严重资产重组或股权变换而更名的公司也迎来了资金的热捧。去年以来,号称餐饮第一股的湘鄂情(行情,问诊)(002306)遭到“三公花费”影响其高端餐饮功绩下滑,以致公司不竭追求转型追求前途。
为了完全转型为大数据公司,湘鄂情更是快速变换公司称号。湘鄂情7月初宣布告诉布告称,拟将公司称号变换为“中科云网科技个人股份有限公司”。湘鄂情方面暗示,更名是为加倍周全、精确地反映公司运营转型后的停业标的手段、资产规模、运营理念,从而塑造公司抽象。
湘鄂情的更名也宣布了餐饮第一股在本钱市场上的谢幕,并转型为大数据公司。湘鄂情暗示,更名为中科云网后的生长标的手段和定位为基于大数据生态景象,经由过程互联网数据停止垂直整合供给云效劳平台,环绕移动互联网、家庭聪明云终端等产物方式停止利用奉行,为用户供给优良的新媒体效劳体验。
伴随着主营停业及公司称号的变换,湘鄂情在本钱市场上也是如鱼得水。按前复权合计,湘鄂情从2013年8月初约3.50元的价位爬升至昨日开盘时的7.43元,股价已翻倍。
根基面无本色性修改更名游戏难撑股价
《投资快报》记者查阅材料后发觉,上市公司更名大致分两类,一是严重资产重组后的更名;还有一种其实不是伴随停业的调剂而是逢迎市场抢手,无本色性根基面支撑。
个中,云南旅游(行情,问诊)(002059)的更名被业界评价为最讨巧的名字。早前,云南旅游采办了世博个人旗下的云南世博出租汽车公司100%的股权及地盘、房产,2010年9月,在距离上海世博会仅剩一个月阁下时候,世博股份更名为云南旅游。业浑家士点评其在“世博”的残剩价值快用完时,改了个长线的恶名十分讨巧。云南是个具有丰盛旅游资本的中央,“云南旅游”的名字用100年都不外时,果真,更名后近半年来,受各类利好消息辅佐,股价节节向上。
另外,上市公司傍边还有部门是更名“大户”。据不完全统计,自上市以来,浪莎股份(行情,问诊)(600137)更名12次,西部资本(行情,问诊)(600139)更名10次,*ST盛润A(000030)更名9次,深信泰丰(行情,问诊)(000034)更名9次,同力水泥(行情,问诊)(000885)更名9次,ST东碳(600691)更名9次,正和股份(行情,问诊)(600759)更名9次,南通科技(行情,问诊)(600862)更名9次,三安光电(行情,问诊)(600703)更名8次,新华锦(行情,问诊)(600735)更名8次。
还有一家上市公司的“更名史”则几近包括了A股各个阶段的抢手:这就是创兴资本(行情,问诊)(600193),公司上市之初原名厦门大洋,后在2001年更名创兴科技,2007年后更名创兴置业,2011年再次改用此刻的名字创兴资本。从科技热,到房地产热到矿产热,创兴资本的每次更名几近都踏上了那时的抢手,但抢手预先,公司功绩却表示平平,股价自然也步步下探,低位盘桓。
另外,还有一类更名其实不伴随主业调剂,只是出于鼓吹手段。如山下湖(002173)2012年7月更名千足珍珠(行情,问诊),为本人的品牌作鼓吹,但由于沾上了“珠光宝气”,股价也在不到1个月内下跌了约30%,不外脉冲预先,并没有功绩亮点支撑的千足珍珠,股价又持续“暗淡”。
由此可见,上市公司更名后的股价暴炒,如无本色性功绩支撑,终是昙花一现。阐明人士认为新兴工业市场空间、功绩弹性大,经由过程收买、更名“做股价”的效应十分较着。若是公司更名伴随主业的本色性升级,则有投资价值,但若是公司的转型、更名只是跟风赶时兴,意味性地做两个新项目,其功绩照旧低迷,则属炒作,势难长久。
《投资快报》记者还发觉,良多更名公司不约而同地在新称号中使用“科技”、“高科”等字眼。若是仅从称号上看,更改成科技类型的上市公司仿佛从此就成为高科技板块一员了,但它们中心究竟有若干好多是真正有含金量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在摇身一酿成为高科技公司过程中,良多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遍及有了提高,有的以至经历了从负百分之几十到正百分之几十的腾跃添加,这多半归因于控股股东好坏质资产置换的本钱运作大手笔了。而上市公司更名后,投资者能够更加关心市场的修改,至于更名后有没有本色性的根基面修改,这生怕需求投资者的慧眼去辩白了。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