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频道 > 内地星闻  
曹妃甸旧日灿烂:9位中心政治局常委去考查过(名单)
2014-07-22 08:57:56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新财界  分享:


  材料图
  随着京津冀协同生长的减速,经由10年生长、比来几年来饱受“唱衰”之苦的曹妃甸仿佛迎来了“第二春”。
  6月26日,环保部网站消息显现,拟核准总投资283.36亿元的燕山石化曹妃甸切切吨级炼油项目环评。
  6月底,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迎来了被媒体称为“史上最奢华的北京官方代表团”——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带队,由7名带领班子成员、16名区委书记或区长和27家市直部门首要担任人组成;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省长张庆伟等河北省首要带领伴随考查。这是北京市代表团赴河北考查,共商鞭策京津冀协同生长大计的个中一站。
  其间停止的座谈会上,周本顺倡议,把曹妃甸区等河北本地地域作为京津冀乡村群新的添加点来制造;郭金龙暗示,鞭策京津冀协同生长是北京可延续生长的必由之路和唯一挑选,要卖力抓好工业对接任务,阐扬好中关村辐射带动感化,制造曹妃甸高端装备制造工业集群等任务。
  曹妃甸早已暗自觉力。从去年10月开端,曹妃甸区派出60人的部队“搜索”了全部北京城,访问了北京有能够外迁转移的400多个项目,用曹妃甸区副区长张贵宝的话说,“根基做到了心中稀有”。另外,唐山曹妃甸协同生长推动办公室担任人李如中向《中国经济周刊》引见,往年4月15日,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又将7人派往北京,成立了唐山曹妃甸协同生长推动办公室,面向北京招商。
  多名专家在接管《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中暗示,京津冀协同生长将给曹妃甸带来又一次答复的机缘。“曹妃甸有口岸,地处本地,又不征用耕地,搞大规模的工业化是很好的,所以,曹妃甸应当是京津工业转移的一个首要承载区。”中国社科院乡村生长与景象研讨所副所长魏后凯说。
  曾的灿烂——9位中心政治局常委来过曹妃甸
  2005年2月,中国首钢个人(下称“首钢”)的搬迁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首钢正式颁布发表将落户曹妃甸。一个多月后的4月8日,原中共中心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视察曹妃甸,这是考查曹妃甸的第一位中共中心政治局常委。
  以后的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的一年多时候里,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曾庆红等六位中心政治局常委相继离开曹妃甸考查。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李克强考查曹妃甸,强调危机应对之策,推完工业升级。2010年,习近平考查曹妃甸,环绕修改经济添加编制停止调研。
  “常委稠密地到曹妃甸来,为什么?”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原常务副主任薛渤珣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他们必定认为,这个中央纷歧般,在某种水平下去说,曹妃甸在国家这盘棋中是一个很首要的中央。”
  曹妃甸本是唐山市南部本地的一座20多平方千米的小岛,岛前500米就是25米深的自然深水港,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月,由于小岛距离陆地较远,通岛工程浩荡,一向未能开拓。直到2004年,伴随首钢搬迁的机缘,曹妃甸的矿石、原油码头被列入《渤海湾区域本地口岸扶植打算》,曹妃甸的大港之梦正式起航。
  由于曹妃甸面朝自然深港,背靠广阔广大豪放要地,适合工业生长,而且属中国南北大批物资的水陆交汇地,地处三北地域以至蒙古国的计谋出海位置,薛渤珣暗示,遵循那时的设想,曹妃甸要依托关闭的商业港,制造一个北方的自在经济区。
  据媒体报道,2004年至今,曹妃甸合计投资3000多亿,被称为“中国投资最大的单体工地”。今朝,曹妃甸根本举措措施项手段投资,政府与企业的投资占比约为1:3,由政府主导的约为1000亿元,剩下的约3000亿都来自于企业的自立投资。个中,仅首钢一次投入的炼钢厂项目就有677亿。
  扶植最炽热的时辰,“几百辆卡车向曹妃甸昼夜保送物资,曹妃甸的休息大军昼夜休息,一天要吃掉5万千克的土豆,全国任何一个中央都没法与曹妃甸绝对照。”薛渤珣说,2009年,曹妃甸累计填海造地280平方千米,投资顶峰时,天天有4亿元砸向这个小岛。
  曹妃甸那时的口号是,成为渤海经济圈的一极,成为环渤海地域生长的引擎,风头以至超越了天津市的滨海新区。
  几近停摆的盘曲——“我们和滨海新区比不了,身世不合”
  “曹妃甸开拓扶植这10年,是由根本举措措施扶植转入大规模工业堆积的首要期间,既创作发觉了开拓扶植的事业,也经历了热火朝天到几近停摆的盘曲和窘境。”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担任鼓吹的任务人员供给给《中国经济周刊》的一份2013年9月的《曹妃甸区任务景象报告请示》中,这样写道。
  据媒体报道,比来几年来,曹妃甸的投资开端萎缩。2009年,曹妃甸新增投资为1023亿元;2010年为1000亿元;2011年着落至600.9亿元;2012年,着落到600亿元以下;2013年,650亿元。随之而来的,是根本举措措施闲置、工程烂尾等成绩开端泛起。
  往年4月,经济学家郎咸平提出,京津冀一体化要警戒“曹妃甸悲剧”,要避免过度举债投资,透支未来生长。
  5月14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到曹妃甸采访时,发觉曹妃甸楼盘、商业最为堆积的临港商务区行人稠密,交通未便。虽然这里有四条公交线路,但公交车或空座无人,或久候不到,出行首要仍是依托公家车和黑的士。一些复工的项目楼盘开端复工,但有些项目依然一片暗暗,传闻建筑队和工程装备早已撤离。中日生态工业园的工程扶植方——中国二十二冶个人的留守人员奉告《中国经济周刊》,虽有7家企业入驻园区,但由于曹妃甸方面没有结付工程款,园区至今还没有交工,公司遂留下3名员工催要欠款。
  2013年,曹妃甸地域临盆总值为6121亿元、公共财政收入318亿元,别离是滨海新区的5%和17%。此时,滨海新区已经是渤海地域名副其实的添加极,但是,曹妃甸地域临盆总值还不及唐山的10%,以至称不上唐山经济添加的一极。
  往年6月,一位曾介入过曹妃甸扶植确外地官员在接管《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深深地叹了一口吻说,“畴昔,9位中心政治局常委来过曹妃甸,听过曹妃甸的远景,此刻回忆起来,(我们)就成了瞎扯八道了。曹妃甸太可惜了。”
  中石化炼油项目曾是一块曹妃甸“啃不动的骨头”。
  据薛渤珣引见,2004年,首钢决定落户曹妃甸时,中国石油化工个人公司(下称“中石化”)与河北省政府签定和谈,在曹妃甸扶植大型原油码头和原油炼化一体化基地。但10年畴昔了,这一项目仍在上报核准。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