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频道 > 内地星闻  
厦门20年难升直辖市:经济构造失衡 房地产投资占比超50%
2014-06-30 08:41:45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淡无盐  分享:

“厦门将升级直辖市”的传言复兴。6月20日,一家收集媒体宣布旧事称,中心决定厦门市将升格为“直辖市”,今朝相关申报材料已递交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等候全国人大的会商经由过程。
这是一个老掉牙的传言。上个世纪九十年月,厦门成为“副省级”乡村后,“直辖市”传言从未中止。
但胡想离理想很远。“不管是在5个打算单列市仍是15个副省级乡村里,厦门地盘面积和经济总量都是最小的,我认为不具有直辖市根本。”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长发说。
中国近些年唯一添加的直辖市是重庆,那时的历史布景是中心决定扶植三峡工程。
有利不起早。这则传言的背后,有着某种隐蔽的社会意理逻辑。“厦门经济能够太长时候像‘温水煮田鸡’,人们停顿能有所修改。”厦门市政府经济部门的一位官员说。
厦门作为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其脚色一向很难堪,不管在经济总量仍是社会生长上,它都远掉队于同期间的深圳。即等于在福建省内,就经济总量而言,厦门多年来一向排在泉州、福州以后,位列第三。
厦门耐久以来都受制于狭隘的经济要地。若何拓展和延长区域邦畿,一向是厦门想出力处理的难题。这些年它也一向向周围扩大,力争建立“大厦门”。
难堪的特区
上个世纪80年月,厦门一跃而成为中国四大经济特区之一。
地处东南本地,邻接台湾,具有自然良港的厦门,曾胡想建筑一个中国的“自在港”。
这个设想始于1981年,那时泰国华裔李引桐向福建省委倡议把厦门变成的“自在港”。该倡议取得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的看重。1984年,邓小平视察厦门期间,项南向邓小平提出将厦门特区扩大到全岛和酿成自在港两点倡议。
1985年,国务院批复的“85号文件”赞成厦门“慢慢尝试自在港的某些政策”。1994年,厦门还特意成立了一座高崎联检大楼,手段就是把岛内反对起来,以便“尝试自在港的某些政策”。
但15年后的2009年,由于“自在港”政策的夭折,联检大楼没能逃走被裁撤的命运。
高崎联检大楼仿佛同样成了厦门特区命运的意味和隐喻。它在几回历史关头节点上都未能掌控住机缘。
早在上世纪90年月初,台湾石化大王王永庆密访海洋,拟定了“海沧打算”,打算在厦门海沧投资70亿美圆,建筑一个石化王国。最初由于台湾政府的禁止,该打算流产。这是厦门自特区成立后的一次严重机缘,若是该打算顺遂尝试,厦门的命运极有能够被改写。
在操纵国家政策鞭策特区生长方面,厦门主政者要比深圳守旧和严谨。厦门没有斗胆“先行先试”,这让它在起跑线上就“慢了一大截”。
对厦门来说,在鼎新关闭的前十年,几近是无所作为的十年。这十年形成的差异,让厦门和深圳比拟已不在一个量级上。
厦门不是孤例。昔时中心设立的四大经济特区,真正取得举世谛视成功的惟有深圳。
厦门的尽力
但厦门仍在尽力。
为了拓展特区的经济要地,厦门一向在“扩区”。上个世纪九十年月初,国务院核准厦门在岛外成立海沧、杏林、集美3个台商投资区,享用特区的经济政策,面积从131平方千米扩大到550平方千米。2010年,国务院批复厦门经济特区规模扩大到厦门全市,将岛外的集美、海沧、同安、翔安4区归入特区规模,特区面积陡增到1573平方千米。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龙头的厦门,前后颁布发表成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效劳中心”、“东南航运中心”……
这些步履为厦门增加了活力,却没法从底子上修改场合光彩。若是想要取得飞跃式生长,惟有中心对厦门进一步“松绑”。“直辖市”传言从某种意义上也逢迎了厦门外地宦海和官方的社会意理。
除直辖市,还有自贸区的胡想。2013年,上海自贸区成立不久,厦门外地的专家和学者就快速提案设立自贸区。
“那时国家相关部门对厦门申报自贸区十分支撑,特别是国台办。”丁长发说。
不曾想场面地步很快发生修改。由于福州新区、平潭分析尝试区也不甘掉队,均提出享用“自贸区”或“自在港”的一概政策,最初福建省政府为了平衡各方,将三个中央绑缚在一路,打包成了福建自贸区方案。
打包后的方案提高了审批经由过程的难度。面积跨度太大,上海自贸区总共才28.8千米,福建自贸区仅平潭就392.92平方千米。
“即等于绑缚起来,中心也要斟酌,给你福建,另外中央要不要给呢?”福建省政府研讨中心研讨员林永健此前曾对经济调查报记者说。
丁长发也认为:“审批经由过程的能够性极小。”
经济地产化之过?
这些年,为了让厦门取得新的生长动力,外地学者提出了良多方案,不管是厦门自贸区,或是两岸智库倡始的“厦金自贸区”,抑或是其他方案,手段只需一个:取得新的添加极。
丁长发认为,今朝限制厦门生长的不只来自保守体系体例“天花板”,也来自厦门本身工业构造的不合理。
作为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厦门构成了以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的内向型经济方式。这类过度依靠外资的经济方式也具有潜在风险。美国次贷危机对厦门发生了庞杂的影响,2008年厦门GDP增速着落至11.1%,2009年GDP增速着落至8%,在福建省各地市排名居末位。
“厦门工业构造具有很严重的成绩,外资企业比重太大,国企也很好,但民营企业没有生长起来。这形成的成果是,政府有钱,税收也不错,GDP也添加,可是厦门外地居民收入却一直没下去。到厦门购房置业的大部门都是外地人。”丁长发说。
“今朝,厦门最省事的成绩就是经济房地产化倾向,不只把一切资金都吸附到里面去了,而且把人材都挤进来了。”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兴祥对经济调查报记者说。
近几年,房地产对厦门经济添加一向很首要。厦门统计局的数据显现,2013年,厦门房地产投资531.8亿元,在三产投资中的比重抵达50.2%。2014年5月,厦门不竭拍出“新地王”,在集美区地盘拍卖会上,集美扶植公司以4.57亿的代价拍得了一宗5.6万平方米的小地块,溢价率为35.6%。另外一宗总建筑面积达24.3万平方米的地块,被厦门国贸地产公司以31.96亿元拿下,楼面价13135元/平方米,溢价率60.4%,成为集美区新地王。
“厦门不成能像深圳,也不成能跟北京和上海相提并论,这座乡村的焦点驱动力仍是制造业。但成绩是,房价如斯居高不下,若何留得住人材?初级人材政府可以发津贴,但那只是少部门人,大部门工业工人如何办呢?举个最复杂例子,戴尔公司是最早来厦门投资的,可是近几年一向都想分开厦门,厦门市政府再三挽留。即使如斯,戴尔已将部门停业迁到了重庆和成都。为什么?由于野生成本太高了。”丁长发说。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