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开始,我便一直在关注中国本土网络喜剧脱口秀节目的发展,以及这种节目类型与外国同类节目的差异。几个节目看下来,产生了两个强烈的感触。一是节目模式成熟的速度比我想象得更快,包括《吐槽大会》在内的一些热门节目刚播了两季,便在国内观众群体中大面积地普及了喜剧脱口秀的概念,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体现了本土创作力量旺盛的生命力。二是中国本土独特的互联网文化基因对喜剧脱口秀节目价值内核产生了巨大的、难以忽视的影响,如果说欧美国家的电视脱口秀节目的主要文化取向是个性表达与讽刺,那么中国的网络喜剧脱口秀节目则站在了一个更高的位置,它要锻造的是一种新的、年轻化的社交模式。
这个说法似乎有点耸人听闻。吐槽,顾名思义,就是发牢骚,就是情绪宣泄,甚至多多少少透露出愤世嫉俗的犬儒感,怎么就和社交扯上关系了呢?社交难道不是建立在耐心沟通、温柔以待的基础上的吗?
如果真的这样想,那我们就至少落后了这个时代5-10年,或可能更多。时代的变化比所有人预想得都更激烈,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概念的内核都在发生剧烈的变迁。如尼尔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