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频道 > 疯狂舌头  
文化类节目想要成为观众收割机 差异化竞争是关键
2018-10-29 09:43:09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荧屏进入第四季度,文化类综艺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光是目前宣布定档和正在播出的文化类新节目就有10余档,更别说接下来在计划中的那些“综N代”。近年来,《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文化类节目相继成为荧屏爆款,也带动了观众学习传统文化、感受文化魅力的兴趣爱好。但文化类节目爆款频出,也引发了其他节目跟风学习、同质化严重的负面影响。文化类节目未来如何突出重围,还是要打差异牌。

同质化严重

频出爆款胜在题材新鲜

2017年被观众和业内人士称为“文化类节目的春天到来了”,无论是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还是《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家宝藏》,都以新鲜的角度和选题收获了观众们的喜爱。但时间一长,国产综艺节目的弊病也显露无疑,跟风现象始终是阻碍文化类节目再向前一步的挡路石。

《中国诗词大会》带火了“飞花令”,也带火了用诗词比拼打擂台的形式,于是一批学诗词、比知识储备的节目蜂拥而至,短短时间内,就有浙江卫视《向上吧!诗歌》、江苏卫视《成语中华》、安徽卫视《少年国学派》、山东卫视《国学小名士》等“清流节目”占据了观众们的视线,即使制作再精良,原本让人感觉新鲜的诗词也已经被过度开发。导致观众对于该类型节目的新鲜感逐渐消退,甚至于产生了审美疲劳。

其实,不难发现,文化类节目之所以爆款频出,就是因为主打差异化。《朗读者》是朗读优美文章、分享人生故事;《见字如面》是通过读信方式讲述名人故事,《国家宝藏》则通过演员表演让观众了解国宝的前世今生。这些都将历史和传统文化通过或趣味、或温暖的方式呈现给观众,难免不让人有种如沐春风之感。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娱乐专题

"我要上春晚,追梦要勇敢"2017《我要上春晚》启动



《密战》首映 郭富城、任达华现场PK密码破译



《七十七天》首映礼 口碑获赞成"最勇敢电影"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