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潘毅 邓文辉)据中国之声《旧事纵横》报道,往年1月27日,湖南省经济和消息化委员会下发了两份文件,要求位于娄底市新化县的湖南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的二期工程复工、新化县天马水泥厂停产。而要求他们复工停产的启事,是由于这两家企业没有按要求完成4年前签署的重组和谈。
看起来这是一个很是合理的理由,两家企业如想恢复活产,就该按和谈完成“重组”。但是,记者经由查询拜访发觉,这两家企业之间所谓的“重组”却是异常的蹊跷。双方均认为,昔时并未告竣“重组”和谈,而外地县政府在个中饰演的脚色也很是耐人寻味。这究竟是如何回事?
湖南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安徽海螺个人有限权利公司在湖南的子公司。在湖南省经信委对湖南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下发的复工告诉中,叫停了其二期工程的扶植。告诉中要求湖南海螺“即刻遏制项目扶植,并完成重组新化县天马水泥有限公司扩充立窑等任务”。
而与这份文件同时下发的是对天马水泥厂的停产告诉,由于没法完成重组从而完成扩充立窑等任务,天马水泥被要求即刻遏制立窑水泥临盆,并裁撤现有2座立窑拆卸。
这两份复工停产告诉中所指的重组,指的是4年前湖南海螺与天马水泥签定的一份重组和谈。说启事重组未完成自愿令停产,天马水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陈立明很冤枉――现在这起重组,清楚已在签定重组和谈的两天后,又已和谈作废。
陈立明:2010年10月26日,兴化县海螺调和效劳办公室主任到我这里,拿来一份打印好的湖南海螺重组兴化县天马实业有限公司的和谈要我签字,那时我感觉重组也是好事,我就签了,可是过了一天,28日,他又给我一份消弭重组和谈的和谈,对这份消弭重组和谈的和谈,我也认可了,也签字了。
记者看到了这两份和谈,签署双方为天马水泥的陈立明和湖南海螺水泥的黎进,并均别离盖有两家企业的公章。
陈立明暗示,在签定重组和谈前,县里曾屡次向其提出将天马此前已取得的2000吨/天的临盆线项目批文让渡给湖南海螺,并终究根据会商过程构成会议纪要下发。可是陈立明暗示,虽然赞成让渡临盆线,可是他们对县里给出的条件并未认同。天马和海螺双方也并没有接触过。
据陈立明引见,作为民营企业的天马水泥,2007岁首便着手筹办扩建一条2500吨/天熟料新型干法水泥临盆线,来扩充旧的立窑临盆。他们的技改项目别离在2007年尾和2008年中取得湖南省经委和省环保厅的核准。但是县里带领却屡次给陈立明做任务,要他赞成由湖南海螺来重组天马水泥,这样即可以操纵天马水泥已取得的临盆线项目批文给湖南海螺打点二期工程批文。
湖南海螺和天马水泥同处新化县西河镇,两家企业相邻而居。2013年湖南海螺纳税过亿元,是新化县的第一纳税大户。据新化县经济任务局相关人士引见,湖南海螺引进时省里就承诺了可以上2条线。但是在国家新的工业生长政策出台后,湖南海螺二期工程报批面临很大坚苦。所谓重组,就是为了给湖南海螺打点项目批文。
虽然重组终究未完成,可是现实上,这份重组和谈成了海螺二期工程的临盆线获批上马的关头身分。但是,先签约后毁约,再用签约的那一纸文件来获得资历,背后的法则权利该由谁来承当?是谁增进这一桩奇异的重组?
对这份重组和谈,海螺则矢口承认。湖南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尹大科称,本人公司从未签过这样一份和谈,并称和谈上“湖南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的公章和总司理黎进的签字系造假。
尹大科:具体我们不知道,具体是新化县政府操作的。
记者:这个章和黎进的签字,你感觉有成绩吗?
尹大科:这个不是他的签字。
记者:不是他的签字,这个章是你们的章吗?
尹大科:也不是。
尹大科奉告记者,上马二期临盆线,一切手续都由县政府方面打点完成。
尹大科:都是县里面一手经办上去的,另外他承诺帮我们办批文,就是在核准批文和环评到位以后,才签的投资和谈,具体细节是县政府具体操作的。
尹大科称,以至在拿到批文之前,他们都不知道海螺要重组天马这件事。
记者:你们知不知道是通太重组天马的编制拿到的批文?
尹大科:我们不知道,拿到批文以后才知道是重组天马,可是具体是政府和天马的事,之前和天马没有接触过。
兴化县“海螺调和效劳办公室”段新庭在接管记者采访时暗示,现在经办这件事的担任人已退休,他们已成立专项任务组调和此事。
记者:那时县里面批这个项手段人,此刻什么职务?
段新庭:此刻退休了。就是那小我退休了才把我调畴昔到海协办的。接上去我们县委县政府组建了特地的班子,向省委省政府陈述,省发改、经信、环保等天性机能部门都在报告请示,争取把这个任务处理好。
新财界-论坛http://www.bbs-xincaijie.com/
对2014年1月经信委下达的这两份“遏制项目扶植告诉”,湖南省经信委投资打算处调研员颜佳注释称,复工的手段是催促两家企业完成重组。
颜佳:要他把重组搞妥了,不是有成绩,而是没完成重组。
两家企业究竟是不是有重组的能够性?陈立明说,他们最初感觉重组是好事,可是此刻看来能够性已不大。而海螺方面则更间接地暗示,别说重组,从他们本意上,连这第二条临盆线都不情愿上。
尹大科:我们原本不想建,这个市场又不大,中央又偏,一条线赚的钱还多一点。
记者:那县里为什么要你们搞两条线呢?
尹大科:他就想要我们多交点税。
重组,本是普通的企业行动,但重组双方一方“被重组”,一方“被解约”,究竟是谁在主导的这场“重组”闹剧?重组的背后,又是谁在获益?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