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频道 > 电影.MOVIE  
内功缺乏 小米在国外能复制中国的成功吗?
2014-07-20 08:38:20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新财界  分享:


比来,除紧锣密鼓地宣布小米4手机,小米最大的旧事就是国际化了。不只从谷歌挖来了安卓的焦点团队担任人Hugo Barra,而且大张旗鼓地在7月15日发动了印度的预售。那末小米可以或许在国外复制其在中国的成功吗?
我们知道,小米为往年定下了全年售出6000万台手机的使命,但是上半年只售出了2610万台手机,不到全年使命的一半,距离全年的方针尚有距离。从这可以看出,小米在手机上已碰到了添加瓶颈,这虽然有智妙手机市场全体见顶的身分,也有中华酷联对小米的狠恶协作使然。
为体味决手机停业添加放缓的成绩,小米的对策有两个,一个是向其他硬件领域扩大,另外一个就是向国际化扩大。在国际化上,小米锁定了新加坡、香港等与中国文化附近的东南亚市场,和印度、巴西等与中国近似的金砖国家,这些国家人丁浩瀚,也处于生长中国家,具有和中国手机用户近似的需求,无望复制其方式。
但是,全体而言,在本身内功依然缺乏的景象下,小米的国际化之路显得操之过急,我认为,启事有四:
首先,在国际化市场,小米方式的焦点——雷军的号令力几近没有用武之地,而且之前对乔布斯的模拟能够会风险小米的国际化抽象。
小米在中国可以或许成功,雷军的号令力功不成没,雷军的魁首感化对米粉的感化和影响是最大的,雷军在社会化营销中也担负着旗头的感化。可是,国外的花费者可是几近没有人熟谙雷军了,雷军在国外的感化几近可以忽视。更欠好的是,雷军在小米晚期为了让本人快速出名,将本人包装成雷布斯,处处应战苹果,停顿将小米包装成中国的苹果,这很轻易让国外用户感觉小米是苹果的中国山寨产物,这对小米在国外的抽象很是具有反面影响。
雷军也已看到了这一点的杀伤力,比来几次发声,停顿摘掉雷布斯的帽子,还喊出“不做中国的苹果 要做世界的小米”,洗白本人的意愿很是火急,但这需求一个过程。其实小米在国际化市场最大的成绩是品牌成绩,若是不克不及快速成立本人的品牌,那就还只是一特性价斗劲好的手机产物,没法构成溢价。这方面,小米需求思虑,华为的做法已经是开端在海内用绝对高真个手机推品牌,而用中低端手机发卖走量。
其次,小米赖觉得豪的电商方式也在国里面临难题,而其在运营商渠道上较着才干缺乏。小米在中国最大的成功就是间接向用户发卖的电商方式,这不只大大着落了成本,而且间接和用户接触,是其粉丝经济、产物迭代的首要根本。
不外,在国外可就行欠亨了。海内每个国家的景象不尽不异,营销、物流、客服等都千差万别,小米想要持续其电商方式很是坚苦。
这时候辰,小米有两条路,要末和国外幼稚的电商停止协作,如亚马逊等;要末采取更支流的渠道——运营商来分销其产物。可是,第一条路将使得其所谓的互联网思想大打折扣,没法间接面临本人的用户,也没法再更好的停止什么产物迭代等举措;第二条路上,小米比拟早已在海内拼杀多年而且和运营商联系紧密亲密的华为、中兴们来说差异太大,小米的国际化面临渠道难题。
第三,快速走红的小米面临质量难题,这对初涉海内市场的小米来说相当首要。小米在中国曾经历过弯路,开端只看重营销,而轻忽了质量掌握,形成了小米1的诸多质量成绩。可喜的是,小米的快速迭代使得其产物资量不竭提升,可是在国际化上,小米需求加倍看重产物资量成绩,否则将收入严重的代价。
海内市场差异较大,但对产物资量的要求很是高,特别对手机这样的电子产物更是如斯,另外小米作为Made in China的代表更要在一开端就证实本人。国际化多年的华为、中兴,在刚进入海内市场时也面临过质量成绩,但依托供给链实力和残酷的质量掌握办法走过了这段弯路,进入正轨。快速走红的小米,需求在这方面持续操练内功,力争不要泛起集体性的用户质量赞扬,否则会激发反面口碑,伤害本身的海内抽象。
第四,小米国际化之路的真正阴险的中央是专利成绩,而专利成绩的背后是手艺立异差异。专利成绩也是国产物牌在海内扩大时面临的特性成绩。众所周知,国际品牌经经常使用专利大棒压制中国厂商在海内的突起。以华为为例,就曾碰到过思科、摩托罗拉等国际厂商的专利诉讼。三星与苹果旷日耐久的专利讼事也让人们回忆犹新。
我在国家常识产权局的网站停止了精确的查询,发觉华为的专利数目为71903项,而小米的专利数目只需1141项,即使中兴也抵达了55728项。这折射出小米的专利差异。对华为和中兴来说,借助通讯装备先走出的优势,和看重手艺研发和立异,从而堆集了丰盛的专利。即使对联想来说,也经由过程收买摩托罗拉手机,补足了本人的专利短板,为国际化奠基了根本。可是对小米来说,只需三年的创建时候,和华为、中兴、联想等比起来,这方面要补足的中央还良多。
小米国际化所需求处理的,除上述的四个成绩,其实还有良多。例如在人材构造上,是不是有真正知道国际市场的人材,不克不及只需一个Hugo Barra;例如在资本上,是不是能优化供给链,在全球设置装备摆设本人的资本。苹果、三星、诺基亚的国际化总是伴随着产物零部件资本的全球设置装备摆设,这方面小米差异也很是大。
我信任,小米的第一波国际化仰仗性价比,必定会泛起与中国近似的抢购热潮。但国际化是一场耐久战,要想取得真正成功,需求的是手艺、品牌、人材、资本等的分析实力,若是没有筹办好就仓皇出战,终局可想而知。
【作者南冥一鲨,微信大众,号:southsharker】
(关心更多钛媒体作者概念,介入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