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频道 > 电影.MOVIE  
“诺奖大国”风光背后存隐忧
2014-10-12 13:37:31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新财界  分享:


  中村召开新闻发布会。

  中村修二

  天野浩

  赤崎勇

  健康软件充斥着手机APP。

  日裔诺奖获得者吐槽日本科研环境
  7日,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布,两名日本科学家和1名美籍日裔科学家分享了这份荣誉。迄今为止,日本是亚洲国家中斩获诺贝尔奖数量最多的国家——已有22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
  不过,诺贝尔奖是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绝对标志,在日本国内也有不同声音。而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8日在获得诺奖后毫不客气地吐槽日本的科研环境“扼杀创新”,加上今年8月发生的诺奖大热人选笹井芳树因卷入弟子学术造假丑闻自杀事件,都在昭示日本科研风光背后暗藏的一些隐忧。—— 专题文字:王希怡
  本报讯 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开发了具有实用性的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的名城大学教授赤崎勇、名古屋大学教授天野浩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日裔美籍教授中村修二。
  在日本一片欢呼和喝彩声中,其中一名诺奖得主、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却发出了不太和谐的声音。他在获奖后公开吐槽日本科研环境,并声称正是当年对日本科研环境的不满和怒气鞭策他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
  诺奖成果报酬低
  最初奖金仅185美元
  据报道,中村修二曾因蓝光LED的发明专利权和利益问题,与前雇主日亚化学之间经历了旷日持久的严重冲突和纠纷,外界猜测这直接导致他后来与日本反目成仇,加入美国国籍。
  中村7日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召开的记者会上,回顾他在老东家日亚化学工业公司的不快就职经历。1993年,中村开发出了大量生产氮化镓结晶的技术,制作出了明亮的蓝色LED,从而实现了产品化。日亚化学申请专利。不过,这一重大成就带给中村的仅仅是公司发放的2万日元(约合185美元)奖金。
  2001年,中村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日亚就蓝色LED技术支付200亿日元(1.9亿美元)补偿金。中村胜诉,日亚化学上诉,东京高等法院劝说双方和解,把补偿金降为大约6亿日元(550万美元)。最终,双方达成8.4亿日元(780万美元)和解协议。
  除了中村的吐槽,也有日本媒体在一片欢呼声中冷静地对日本今后的科研发展表示担忧。《朝日新闻》的报道称,此次获奖的三名研究者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半期,当时日本的科研经费以每年10%至20%的增幅迅速增长,但从2000年开始,日本的科研经费投入再无明显增长。
  学术丑闻
  诺奖大热涉造假自杀
  学术竞争催生“歪道”
  相较于中村的批评,在国际上对日本科研界声誉造成更重大打击的是今年8月发生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事件。该事件成为继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造假事件后,国际科学界最大的丑闻。
  事情缘起于今年1月,日本“美女研究员”小保方晴子在英国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具有突破性的干细胞研究论文,一时名声大噪,甚至被追捧为有望冲击诺贝尔奖的“日本居里夫人”。
  但是,小保方晴子的论文很快引起涉嫌造假的质疑。4月9日,小保方晴子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认自己“疏忽大意、学业不精、不成熟”。《自然》在7月2日宣布撤回这两篇论文,小保方晴子也身陷学术不端的审查风波。
  8月5日,造假的另一关键人物——小保方晴子的导师、日理化学研究所发生与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笹井芳树在位于神户市的研究中心内自缢身亡。
  笹井自杀悲剧也引起了日本对科学界存在问题的深刻反思。
  有日本媒体指出,笹井的悲剧与日本科研界竞争激烈,科研人员急于出成果的浮躁心态有关。分析人士称,自从2012年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教授因为IPS细胞的研究成功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后,日本全国的关注度都集中在山中教授身上。作为同一领域的重要专家,笹井倍感压力。为了对抗山中教授,理化学研究所就决定推出小保方的美女科学家路线,导师笹井在背后护航。此外,理化学研究所内也有竞争,没有一定的成果就会削减研究经费。
  事实上,小保方晴子造假丑闻爆发后,日本对科研道德问题进行整顿数月以来,连山中也受到了牵连。
  4月28日,山中亦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他人对其于2000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中实验数据的质疑。但他否认存在捏造行为,并表示论文结论可信。
  五大隐忧 成日本“诺奖”瓶颈
  隐忧一:中美韩“夹击” 日企竞争力下降
  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例,近年来,日本制造商在美国苹果公司、韩国三星公司以及后起之秀中国手机(小米)和平板电脑制造商的“夹击”下,被逼得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无立足之地。
  而在环保产品例如储蓄电池和太阳能板等传统上一直是日企称霸,中国和韩国企业的市场份额也超过了日本企业。
  由各行各业代表组成的产业竞争委员会经过一段时间调查后特别指出,日本高校的低教学标准是导致日本产业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隐忧二:政府削减拨款 制约高校科研发展
  根据英国《泰晤士报》发布的2013-2014年高等教育调查显示,只有两间日本高校跻身全球百强高校榜。更令人惊讶的是,同期发布的亚洲百强高校榜,日本也只有两间高等学府亚洲十强,其他十强高校有3间来自韩国、两间来自中国内地、两间来自中国香港,一间来自新加坡。
  对此,安倍政府提出要在2020年前让日本10间高校跻身世界百强的要求。但是,日本高校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政府拨款削减,使得实现这个目标愈发艰难。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