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很多故事一旦开场,根本停不下来。始于大学宿舍的那类故事与人情,就属于这种。
那会儿我在西南最大城市最大的大学里,和唯一的室友马先生分享着学校最大的宿舍,东园17舍606室。
两人宿舍的时光只有3年,但总有一些生活碎片好像挥之不去,不时在今天跳出来提醒你:好像每年都是这阵子、这么做是在606养成的……
比如眼下这场春夏之交照例进行的“衣柜行动”。起码当年我未曾想到,整理过季衣裤的同时,也把一种习惯与生活方式打包装进了人生。
那时候,我和马先生一人霸占两个宽敞的大衣柜,但里面满溢的状态,怎么形容呢,如果没有一场春夏之交的彻底整饬,简直无法迎来夏天——因为去年的夏装压在箱底,而上面至少堆着30件冬衣。
可不单是两个文科男烧包指数爆棚——网购盛行,淘宝上的品牌男装以“外贸尾单”、“换季”等名义出现的时候,价格总是低得足以颠覆三观。又逢读研后奖学金、项目费、实习补贴等钱财不断,我们的生活呈现出一种学生时代独有的“小康感”。
和今年一样,那时的“五一”大归整前,也要先把地面抹干净,以便堆放将以不同方式处理的衣物。
那些由于我的体重波动导致的“弃之可惜、留之无用”,以及马先生看到杂志内页广告之后买的直销品牌服装,被归为“捐赠公益”类。
那些由于色差或测量误差、购于淘宝且从未上身的,被归为“赠予亲友”类。
那些起初钟意、日久生厌、两年未动的,最令人纠结。有两件北京奥运主题的文化衫,我实在不知如何处置。当时还跟马先生回忆起它们附带的故事,被他讥讽扔件T恤都絮叨半天,掉色了还附庸风雅。
今天我站在衣柜前,依旧满脑子纠结与迟疑,例行的归整与同样的处置,投射在5年后的此刻。
1
1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