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时评  
权力人情压力下自主招生怎样避免“念歪经”?
2014-06-03 13:11:59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梦的忧伤  分享:

图片来源:网络
  利用职务便利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中收受巨额贿赂,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日前被正式逮捕。伴随自主招生11年的探索,围绕公平产生的质疑和忧虑也一路相随。自主招生能否真正起到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理想效果?怎样避免在权力人情压力下“念歪经”?
  自主招生集聚招生公平焦虑
  2003年教育部发布通知在我国22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迄今我国已经有约90所高水平大学开展自主招生。记者采访发现,虽然教育界和考生、家长普遍认同扩大高校自主权、多元选拔的方向,但自主招生也集聚了社会各界对于招生公平的焦虑。
  自主招生集聚了高校掐尖、浪费社会资源、增加考生负担、存在权钱寻租空间等各种担忧。一些中学师生接受采访表示,自主招生增加了学生“裸考”的难度,压缩了非学校推荐、无竞赛获奖学生上好大学的机会。
  甘肃会宁县教育局局长张启业表示,自主招生对农村孩子产生不利影响,许多学生不仅不适应考题内容,仅前往高水平大学参加面试,对贫困家庭就是巨大的负担。
  “人大自主招生舞弊案”等事件的发生,更引发了社会对于自主招生公信力的质疑。有家长表示,从报名、材料审查到笔试、面试,一路都存在“做手脚”的空间。
  伴随着高校自主办学、自主选拔权力的扩大,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存在复杂心态。一名高校副校长表示:“不到分数线不录取谁也没话说,如果给学校自主权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就全都在学校,很难完全扛得住。”重庆一名高校招办主任也坦言,自主招生考试保密、面试公平等各种压力巨大,“我们也害怕被质疑、被投诉,不敢只看‘特长’不排分数。”
  兰州大学招办主任李晓莉表示,自主招生给高校增加很多工作量,相对于分数硬指标,很多竞赛获奖、综合素质等评价都需要学校去一一分析鉴别,“权力更大、责任更大,人力、财力支出明显增加。”
1
1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