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时评  
孩子们有自己的读书故事
2014-06-02 20:32:21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蓝雪  分享:

河南省内黄县宋村乡第四小学留守娃挑选图书。刘肖坤摄

凭栏阅读。苏文师摄
  6月的主题是孩子。走入来自不同地区、过着不一样生活的孩子,笔者发现他们与书、与阅读的故事也不尽相同,他们的阅读人生才刚刚开始。
  “最好的读书笔记
  应该是印在心里的”
  “我4岁的时候就读过《水浒传》了!但是没有读过那种大部头的书。”面对从什么时候开始看书这个问题,北京市育翔学校六年级四班的学生李溪若对笔者这样说。虽然是儿童版,但对4岁的孩子来说却也难得。李溪若还对笔者说,二三年级的时候,她开始通过电脑和手机看电子版的“皮皮鲁”系列作品。“之前补习班的英语老师带我们读英语原文小说,比如《三个火枪手》。但好多单词不认识,没有从头到尾地读。”
  李溪若说:“我爸妈都是工程师。爸爸最喜欢看古文方面的书了,还跟我说应该多看 看。他在哪儿都能看书,乘地铁站着都看。我妈一下班回来就躺在床上看书,像一只小猫一样安静,一动不动的。她最喜欢看言情小说。他俩从来不管我看什么书,不过课外书是要在保证学习任务完成了以后才能看。”
  付坤元是李溪若的同班同学和好朋友,她告诉笔者,自己平时喜欢读侦探、探险之类的书。“爸爸是医生,妈妈是做财务工作的。他们总看些专业方面的书籍。”她坚持每月看《儿童文学》。对于她最喜爱的杂志,付坤元还有自己的看法:“我每个月都买《儿童文学》,但是前段时间它改版了,变大了,我还是觉得小版的好,带着方便。”她感慨道:“读书的时间少了。”倒不是学业太重,把读书的时间都挤没了,而是电视、电脑占据了她很多业余时间。经常看电子书的她还发现现在盗版书问题严重,错别字很多。
  班主任刘婧怡对阅读课外书持支持态度。两个女生说很多班级的老师都不让读课外书。五年级的时候还写过一阵阅读笔记,没坚持多久就都不写了。付坤元说:“写阅读笔记没有用啊,太假了,好像是为了给别人看才写的,最好的读书笔记应该是印在心里的。”学校书吧里的书又旧又破,她们都不喜欢看。有喜欢看的书就自己去买,看过的不想要的书还可以跟同学换或者捐出去。学校里比较提倡大家读《爱的教育》、《城南旧事》这类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书目。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晖老师认为,经典文学作品具有思想文化意义和文学艺术价值,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智能情感与心理发展、语言与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读书的好处是获得知识,
  然后成为一个伟人”
  赵金烁就读于北京市海淀区艺术师范附属小学。他最喜欢的书是《十万个为什么》:“那里面有各种知识,宇宙的、大自然的、科学的,我喜欢这些方面的知识。”当然这个10岁的小男孩也特别喜欢看漫画,但是父母不让他看。赵金烁一家来自外地,父母在金五星市场卖水果,平时没有太多时间管他看什么书,只强调不要看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把课本学好就行了。笔者问他觉得阅读有用么,他一本正经地说:“当然有用了!读书能获得很多知识,有了知识在将来才能成为一个伟人。”他说“伟人”这个词时,语气昂扬。
  艺师附小每个班级都有70本书供学生阅读,表现好的同学还可以到学校的阅览室看书。在阅览室不仅可以看纸质图书,还可以在电脑上看书。但是赵金烁还是喜欢纸质的图书,他觉得电脑上看书太累了。他平时没怎么买过书,学校的资源对于他来说已经足够了。
  在北京市星火小学读三年级的吴京生虽然在北京出生,但是他的父母也都是外地人。星火小学是一所生源以外来打工者的孩子为主的农民工子弟小学。他忘了自己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站在一旁的外婆十分不愿意回答笔者的问题,只是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不会说。在外婆的压力下,京生对笔者的提问回答得都很简洁,但是笔者能够感受到他是愿意和别人交流关于阅读的话题的。他最喜欢的是一本叫做《天文馆里的奥秘》的书。除此之外,他也喜欢漫画《阿衰》,只是妈妈比较严厉,不让他经常看漫画。
  活泼好动的宋浩浩就读于北京市前进学校,这也是一所以外地生源为主的学校。站在一旁的妈妈看上去很朴实,面对笔者的采访不知所措,索性让儿子一个人讲。浩浩非常愿意和人交谈。他说:“我读过《水浒传》了,还有《小飞侠》。我很喜欢《小飞侠》!”看着儿子神采飞扬地讲自己读过的书,浩浩的妈妈不禁有些惊讶。在超市工作的妈妈没有过多关心过儿子宋浩浩的读书活动,听到孩子与笔者的谈话并且知道浩浩已经读过《水浒传》这样的文学名著后,有点愧疚地表示,以前真没注意到浩浩这么喜欢读书,以后要多关注他,鼓励他读更多的书。
  不善言辞的宗贤
  为漫画中的人物哭了
  8岁的黄双喜欢伴着姐姐讲的故事进入梦乡,但是这种待遇也只有在姐姐放寒暑假回家的时候才能享受到。黄双的姐姐黄芩在北京读研究生,有这样一位姐姐的好处就是经常会收到寄到老家四川泸州给她看的书。性格有点像男孩子的黄双本不是很喜欢读书的,在姐姐的督促下才勉强把自己拥有的课外书都读了一遍。据黄芩介绍,她选择给妹妹买的书都是以图画为主的、制作精美的,这样不仅妹妹会喜欢看,而且还可以拿给自己的小朋友炫耀一下。那些书看过之后有没有在她心上留下什么印记不得而知,因为黄双说:“打开书本的时候我就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合上书我就忘了,记不得了。”
  13岁的胡宗贤住在湖南醴陵,姐姐胡玉英同样是在北京上学。和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差不多,胡宗贤比较偏爱自然、科学、推理方面的书,最喜欢读和恐龙有关的书,还有名叫《查理九世》的系列侦探推理漫画。他痴迷于恐龙,于是姐姐就给他买了很多这方面的书,他会照着书画恐龙,现在家里的墙壁上都是他模仿书上的图片画的恐龙。此外,他对其他动物也十分感兴趣。《查理九世》的书他基本上都有,不善言辞的宗贤在漫画中的一个人物死了的时候自己默默地哭了。
  陈晖老师认为,儿童阅读兴趣的唤起首先要从创作出版的作品中挑选符合儿童欣赏趣味、适合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特点的书籍供他们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儿童享受阅读过程,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各种方式和创作性成果表达自己个人的理解和感受,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兴趣和养成习惯是相关联的,需要家庭从小关注,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同伴一起合作阅读交流讨论有助于提升阅读的兴趣和实现阅读的效能。(苏文师)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