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时评  
“破格录取”需要公开透明 让“猫腻感”消失
2011-08-03 09:35:22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广东省博罗县冯先生称,今年高考,女儿报考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分数上线,最终却落榜。但女儿同班一赖姓同学外语未过线反被录取,冯先生怀疑是走了“后门”。清华美院招生办一老师称,该生属于破格录取,后清华大学正式回复称,破格录取不占正常招生名额。

“破格录取”是建立在正常录取基础上的“特殊情况”。无论是高考招生还是其他吸引公众关注的公共行为,“特殊情况”总是备受瞩目。

赖姓同学被破格录取,清华美院称其不占正常招生指标,但公众难免会对“破格”的指标产生质疑:在“破格”的前提下不“纳入总数”,指标的实质意义被打了多少折扣?越是披上“特殊”外衣的事物,越需要及时、全面、公开信息和核心数据,消除没有享受到特殊待遇者的疑虑,还公众以公正透明的知情权,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质疑。

每年高招,涉及艺术类的院校总有让人费解的“特殊”情况,诸如上线未录取、低分却被“破格”等,这些院校是否有勇气面向社会公布其招生“总指标”、每位“破格”考生的姓名和分数,以及不占指标的“破格指标”共有多少个、“破格”的标准和条件分别是什么——艺术水平突出到什么程度(高出多少分或列总报考人数前几名),衡量是否“突出”的标准和评判者都是哪些人等等。

公开透明,会让公众和上线却未被录取者感到公平公正,“走后门”和“猫腻感”自然会消失。当一种容易产生质疑的情况发生在同班同学间时,公开透明尤其显得必须和迫切。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