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全国各地高中国际班大量涌现,由此导致的办学资质混乱、高额收费等问题屡遭诟病,加强公办高中国际班管理已成共识。
■建立完善国际课程引进的成本分担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补贴,同时让那些既有出国想法又有经济实力的家长承担部分成本。
■从长远来看,公办高中国际班应当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课程,把国外留学生“引进来”。
尽管早在3月底,北京市教委就宣布不再审批新的高中国际班,同时加强对高中国际班的招生管理,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学生、家长们了解、报考国际班的热情。
6月28日,一场大型的高中国际班和国际高中公益择校会将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据活动主办方介绍,前来咨询报名的学生、家长接近千人。北京海淀区一位学生家长屈女士(化名)告诉记者,女儿盘盘几乎报考了北京所有公办高中国际班,参加了近10场考试,才拿到一所名校的预录取通知,“感觉今年的竞争异常激烈”。
一边是如潮水般的出国留学需求,一边则是日趋收紧的高中国际班政策。近年来,随着出国留学热的兴起,全国各地高中国际班大量涌现,由此导致的办学资质混乱、高额收费等问题屡遭诟病,加强公办高中国际班管理已成共识,但是如何管,怎样顺应国际化浪潮、满足学生需求把高中国际班管好,却考验着教育行政部门的智慧。
1
1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