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时评  
“独臂教师”郑良伟:左臂失去了 右臂支起孩子的梦
2014-06-26 12:22:54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海龟  分享:

郑老师在给学生辅导课堂作业。

  因为学校没有水源,郑老师或其妻子每天都要提着小桶到距离约500米的老井提水 。

教室角落里条桌上的跳绳是孩子们唯一的体育用品。

达州市通川区金石乡跑马村星火小学。
  身体残疾之后,郑良伟并未放弃自己热爱的事业,通过努力,他又重新回到了熟悉的课堂。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的学习与生活,他发动妻子来学校做义务炊事员,水电不通,他用残缺的右手提着水步行走了一里路……近日,当地村支部以及乡政干部表示,将为学校通水电。
  甩掉颓废 他重新站上讲台
  身残志坚“独臂教师”再回讲台
  大约四五年之后,郑老师的病情开始逐渐好转。他决定开始锻炼,以尽快康复。至此,他开始练习走动。常年卧病在床,让他丧失了部分行动功能,起初,他走得很困难,步履蹒跚,甚至多次跌倒。但是,他没有退缩,用坚强的意志力挺了过来。
  2006年,金石乡中心校派老师来慰问他,询问他能不能继续返回学校代课。一句话,重新点燃了他埋藏在心里多年却一直不敢提及的愿望。于是,他开始尝试用残疾变形的右手握粉笔写字,虽然刚开始连笔都握不稳,但是他没有气馁,粉笔掉了就重新拿一支,一直坚持锻炼,经过两年时间的练习,他不但可以正常地用手写字了,还能写出一手漂亮的黑板板书。
  “郑老师回来了,村里的娃娃又有书读了。”郑老师重返讲台的消息,在村里不胫而走。学生家长们见郑老师回到学校,都非常高兴:“村里不能没有学校,没有老师啊!”
  全家动员妻子成了义务炊事员
  重新回到熟悉的教室,面对孩子们可爱的笑脸。郑老师心想,一定要把这些娃娃带好,才不辜负大家对自己的信任。
  于是,郑老师对山村教育的付出,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也不仅仅是辛勤和汗水,更多的时候,他是用心灵在呵护这群孩子。每次考试,星火小学除了无法匹敌金石乡中心校,在全乡10个乡村小学中,他的学生总是会名列前茅。
  有的学生离学校较远,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遇到家长农忙或者其他原因耽误了接送,他就会亲自把学生送回家,交到其父母手中。“娃娃太小,怕被坏人拐走。山路又不好走,下雨天还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安全第一啊。”郑老师说。
  2008年,想到很多学生离家远,中午不能回家吃饭,郑老师就动员爱人在家里给孩子们做饭。汶川地震之后,由于校舍受到影响,成了危房,政府部门投资重新修建了学校——两间教室一间办公室。郑老师便请来几个老乡帮忙,干脆把他的办公室改造成了厨房,他的妻子,则成了学校的义务炊事员。
  今年,郑老师已经60岁了。他的儿子,在重庆工作并安家,孙子已经5岁。考虑到郑老师年龄大了,身体又有残疾,儿子想把他接到重庆,一来互相有个照应,同时也可以让他带下孙子。但是想到自己一走,山里的学生没人教没书读,学生家长也舍不得让他走,他拒绝了儿子的好意,选择了继续坚守。
1
1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