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时评  
当心“牢骚”话误导了孩子
2014-06-24 13:02:52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神仙姐姐  分享:

  近日,有网友转发浙江温州龙湾七彩阳光幼儿园某老师发在微信朋友圈的两段话,直指其“因为毕业班家长没有送毕业礼物而发微信出来说家长小气”,引得唏嘘一片。
  从常人的角度讲,遇见“不平”发发牢骚,也许无可厚非。但如果当事人是教师,结果另当别论。因为教育更多的是育心的事业,教师的主业是引领学生心灵成长。一旦发出与其职业、身份不相称的“牢骚”,不仅反映出师德上的瑕疵,也不折不扣地做了反面榜样。当学生看到老师身上浓浓的庸俗与市侩,会做何感想?当教师“送不送礼,态度两样”,又何谈师道尊严,何谈教书育人?
  学生的眼睛是明亮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印在学生心里,都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身为教师,学识和专业水平或许有高有低,但价值观、工作态度与职业精神等才是衡量教师优劣乃至是否称职的硬杠杠。那些优秀的教师无不是对教育充满热忱,淡看功与名,以伟大的人格力量赢得了学生的爱戴。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要时时为学生做好榜样,以拳拳之忱为学生表率。既然选择了教师,就不能汲汲于小恩小惠,斤斤计较于名与利,而应以引领学生心灵成长为己任,心里始终绷紧一根弦,时刻提醒自己要对得起8个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张贵勇/文 大西瓜/绘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