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会计  
中国会计十年:探索 生聚 荣光
2014-11-01 15:59:54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淡无盐  分享:

  【导读】回顾过去,中国会计业绩不凡。展望未来,中国特色会计发展道路前景光明。
  十年磨一剑,梦想破茧出
  中国会计从昨天的文明传承而来,向着强国的梦想飞驰而去。
  从2003到2013,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从十届到十二届全国“两会”,在历史的大视野中,会计行业面临着怎样的图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从未像今天这样切近;中国会计强国梦,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让1400万会计人如此自觉自信。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7%,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4.4%提高到10.4%。十年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进入了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编织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构建了社会保障新格局;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8倍,迎来了生活水平的新提升。跨越十年征程,国家实力空前增强,社会民生显著改善,一百多年来无数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懈追求的民族复兴梦想,正从东方的地平线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对于中国会计而言,这是一个让外界感到惊叹的十年。一系列发展战略相继实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稳步开展,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工程成就斐然,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有效运行,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风生水起,会计信息化体系有序构建,会计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这一项项重大发展战略,汇聚起全行业奋发有为、攻坚克难的创新驱动力量。
  这也是一个让会计人感觉振奋的十年。中国会计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到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新成效,从加快推进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到全面实现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昂首迈向会计强国,发展理念的变化带来实践的巨大跨越。在行业建设的关键时期,有力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发展的时代命题,书写了中国会计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的壮丽篇章。
  这是一个让注册会计师感受收获的十年。注册会计师行业基本奠定了当代注册会计师新的制度框架:一是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多元专业服务体系,二是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考试评价体系,三是以严控“门槛”为导向的注册准入体系,四是以国际趋同、国际融合为导向的执业标准体系,五是以终生学习为导向的继续教育体系,六是以诚信道德和执业质量为导向的监督检查体系,七是以事务所“走出去”为导向的国际合作体系,八是以做强做大和做专做精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体系,九是以政治保证和政治参与为导向的党建工作体系,十是以服务监督管理协调为导向的行业组织体系。
  正是由于有了过去十年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发展道路的深刻认识和勇于实践,迈向会计强国的自觉和自信才能像今天这样坚定和从容。
  改革辞旧制,顶层谱新篇
  过去的十年,会计管理体制机制、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机制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这是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记忆,更是砥砺前行的希望。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机制是影响会计改革与发展成效的关键因素,既要注重总揽全局、系统规划,又要注重抓住关键、重点突破,使各项工作呈现相辅相承、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的发展态势”,财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军反复强调。
  我们看到,一个贯通会计行政管理机构、注册会计师行业组织、考评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和学术团体之间横向联系、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大会计体制机制”,一个中央和地方之间纵向沟通、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相得益彰的“大会计体制机制”基本建成,包括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内的会计工作体制机制的权威性、协调性、互补性不断增强。中国特色会计发展道路正在日益显现形成的科学合理性、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特色会计发展道路,之所以能够凝神聚力、繁荣发展,就在于它既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又有严谨的制度框架;既解放思想、务实进取、顺时应势地推出了一系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实现了一系列体制机制的突破,又有符合国情的载体形式和可持续的推动力量。
  中国特色会计发展道路,寄托着一代代中国会计人的期盼和夙愿,凝聚着1400万中国会计人的奋斗和实践。这条以人为本的道路,这条创新驱动的道路,这条接续奋斗的道路,深深植根于中国会计的文化传统,把行业意志、会计人意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
  可以说,“大会计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贯穿了过去十年行业发展的全过程。正是因为体制机制的创新驱动,会计行业科学发展才有了不竭动力;也正是因为有了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开放包容的襟怀,才为会计行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富有强大生命力的新思路新举措。
  在这一个十年的壮阔实践中,中国会计形成了一套外有会计审计准则严谨规范、内有内部控制规范协同支撑、周边有信息技术标准有力保障的“闭环式”标准体系;会计、审计、内控、信息化四大会计标准系统四轮驱动、高速运行。举全行业之力,从“单兵突进”的标准建设到“集团作战”的成果运用模式,一次次弯道超越,一次次自我革新,中国会计已经站在舞台中央。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回望十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会计审计准则进入了一个持续趋同和国际融合的高速通道,国际会计组织公认,中国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业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意味着中国会计有了与世界主要市场经济体一样的通用规则,中国会计信息再也不会让国际上“看不懂”了!回望十年,在我国走向创新型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时期,中国会计行业紧紧把握重大机遇期,率先启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这一工程,跃升为国家战略;这一工程,孕育了高端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和会计后备人才的多层次人才梯队,开辟了见贤思齐、英才辈出的会计人才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的表述,在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启航、破浪、远洋过程中得到了生动体现,领军人才工程为这一论断提供了坚实注脚。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主体条件。过去十年,行业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建设这个主题,牢牢把握诚信建设这条主线,深化职业道德建设,注重人才专业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实施行业领军人才培养战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建设,逐步造就出一支道德过硬、素质优良、专业报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