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每一位教师得到专业成长
——陕西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纪实
2008年以来,陕西省出台一整套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群”,对教师资格、培养培训、管理评聘、待遇表彰等进行系统设计,确立了“以德为先,骨干带动,全员提升”三位一体战略思路,培育教师专业成长良好生态,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显著提升。
■本报见习记者 冯丽 记者 柯昌万
这学期,陕西省千阳县启文小学青年教师张亮忙得不亦乐乎:教学、教研、管理、培训与被培训。从一名中师毕业的普通农村教师转身为陕西省最年轻的首届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还是千阳县唯一的省级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负责人,30岁的张亮很珍惜现在的一切。他说:“我是赶上了好时候,是省里教师队伍建设的好政策给了我‘破茧成蝶’的机会与平台。”
张亮所说的政策,是陕西省出台的一整套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群”。2008年以来,陕西省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教师资格、培养培训、管理评聘、待遇表彰等进行系统设计,确立了“以德为先,骨干带动,全员提升”三位一体的战略思路,狠抓“骨干体系建设”和“全员素质提升”两大工程,培育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生态,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显著提升,焕发出昂扬向上的勃勃生机。
“三级三类”骨干体系,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2013年,陕西正式启动实施骨干带动战略。“让骨干教师带动全省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雄强介绍说,“计划到2020年,逐步构建起涵盖省、市、县三级,包括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三类骨干在内的,具有陕西特色的‘三级三类’基础教育骨干教师体系,初步形成遴选与培养、管理与使用一体化的骨干教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各级骨干教师的成长与选拔,采取逐级递进原则,实行动态管理,每五年重新考核一次,不搞终身制。”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罗侃淳说。
渭南市临渭区南塘小学校长郗莉对陕西省“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在成长中服务社会”的骨干培养模式体会尤深。在省教育厅的组织下,她先后参加了在西安、上海等地举行的省级优秀教学能手集中培训和实践学习,还与来自不同学校、教研机构的名师和专家一起,多次赴省内偏远地区农村学校送教下乡。
“不断地学习、实践,循环反复,不只是知识、理念,还有培训方式的无形传授,让人恨不得将专家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运用在工作中。”郗莉说,“既是被培训者,又是培训者,这种双向的锤炼对个人能力提高很快,让我这几年迅速成长起来!”
2013年,陕西省设立152个省级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每年给予一定工作经费支持。各市县(区)也纷纷拨付经费,设立骨干教师工作室,最大限度地为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和释放辐射引领能量创设条件,更多的青年骨干教师被纳入培养行列。
“工作站承担了陕西省重大教科研课题研究任务,在学科领域内开展教育教学探索性实验等工作,一个工作站就是一支优秀的教研团队,全省这么多工作站,加起来实力赶得上一个教科所。”罗侃淳说。
“三级三类”基础教育骨干体系建设,通过层层选拔、分类培养和团队建设,激活了“骨干带动—全员提升”的教师自我发展模式,全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截至目前,全省累计评选出省级教学能手3000余名,遴选培养陕西省第九批特级教师145名,评出正高级教师106名;今年4月,又启动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遴选首批培养对象212名。
此外,陕西还在全国率先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机制,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设立正高级职称,贯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进一步拓宽教师专业成长空间。全省首批遴选出的106名正高级教师已获教育部、人社部批准。
校本研修,助力教师全员素质提升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最根本的是建立教师终身学习、全员发展的长效机制。”张雄强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职业理想,更多的要用机制推动,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展。”
2011年,校本研修工作在陕西省中小学校启动。每名教师每个学年度都要制定个性化研修计划,完成32学时的研修任务,由学校统筹设计指导。通过3年强力推行,“基于课堂、基于问题、基于个性化专业成长”的校本研修机制基本确立。2014年,陕西实现校本研修全省全员覆盖。
3年来,陕西采用域内、域外和境外多种形式,举办校本研修“引领者”高级研修班,省、市、县三级共培训骨干教师近3.6万人次。“名师讲师团”深入市县特别是农村学校,进行校本研修专题讲座210多场,培训教师6万多人次。
“是学校有声有色的教研活动促使我走上专业化的路子,开启了我真正的教育生涯。”张亮感慨地说,潜心钻研教材、听看名师课例、参加县市级研讨课,他不断总结、揣摩、研究,由松散无序的学习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逐渐由研究教材开始上升到研究学生、研究教育理论的发展,最终通过县、市、省层层选拔,并夺得省级教学能手大赛小组第一名。
校本研修为解决陕西40余万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化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极大地激发起教师们的教研热情。仅西安市2013年经审核批准立项的市级小课题就有5692项,参与教师2万多名。校本研修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据统计,汉阴县2013年就有5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称号,4人被评为省级教学能手,有18项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获省级嘉奖。陕西省参加教学能手评选的人数从2011年的768人增加到2013年的1067名,获评省级教学能手称号的教师从517名提高到851名。
陕西还积极探索“大规划、低成本、高水平”的教师培训新途径,通过集中培训、送培下乡、远程培训、校本研修等多种途径,确保每名教师每5年完成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任务;深化实施“名师大篷车”、“浸入式培训”、“校本研修”等品牌项目,计划每年通过“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0万人次。从2009年开始实施的新一轮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迄今累计投入培训经费5亿多元,培训人次超过40万。
“名师大篷车”,引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一直很钦佩您对历史教学独到的见解和孜孜以求的精神,短短时间已经在群里学到很多,能跟随您一起成长,是我们青年教师的幸运。”在西北大学附中历史教师周宏的省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QQ群里,西安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黄丽敏的留言道出了大家的心声。短短10个月,工作站QQ群实名成员已由成立之初的8人发展到170人,群内发表的360篇研修博文吸引了众多教师关注。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